千千小说 > 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 > 第101章 黄巢时期,究竟有多可怕(二)

第101章 黄巢时期,究竟有多可怕(二)


【另一位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武帝,史书对他的黑点简直就是罄竹难书。

  由于度田被取消,从此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在东汉一带不受限制的发展起来,有了钱就得装点自己不能老像个暴发户。

  自从独尊儒术后,汉代的经学由家学来体现,朝廷里的经博士以家学为准,在各派相传中,一些学派几乎完全变为私家之学,父子相传,他们借助经学又通向仕途,做了官又扩大家产,形成士人,官僚,地主,三位一体往复循环的情况】

  【袁绍和袁术两兄弟走到哪里都要把自家四世三公的背景拿出来炫耀,这汝南袁氏就是靠学《易》混出来的。

  另一支弘农杨氏以学习《尚书》成为累世显族,后来一直到唐朝,这五姓七望的门阀政治依然没有太大变化。

  李、王、郑、卢、崔这五大姓对皇帝都不是很给面,。当时崔姓在唐朝是第一大姓,李世民就不高兴了,凭啥自己不是第一?于是强行把七望中的陇西李氏摆到了第一的位置,把崔姓排在了第三位】

  〈所以这样做意义在哪儿?〉

  〈在于,至少李世民的李在第一位,也算是个安慰〉

  〈6〉

  ——————————————

  看到天幕竟然将自己的一个小心思给曝光了出来,而且还被后来人当作谈资肆意调侃,李世民顿时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悄然爬上了他的脸颊。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压抑的笑声突然从台下传来。

  这笑声虽然不大,但却如同一把利剑一般直直地刺进了李世民的耳朵里。他的眉头紧紧皱起,额头上的青筋也因为愤怒而一根根凸起。

  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李世民循着声音低头望去,只见程咬金那个混不吝的家伙正捂着嘴巴,肩膀不停地抖动着,身上的肥肉也随着他的动作一颤一颤的,嘴里更是发出像鼓风机一样抽搐的声响。

  终于,李世民忍无可忍,他猛地站起身来,对着程咬金怒声吼道:“程咬金!!”

  ————————————————

  【为了进一步打压五姓七望,唐朝提升关陇集团的地位,就是为了压制山东这帮贵族。

  但是安史之乱过后,关陇集团势力被打残了,五姓七望又开始抬头,仅荥阳郑氏一个家族就出了十几个宰相,赵郡李氏更夸张,出了17个宰相,文宗皇帝不信邪了,他觉得自己的底子已经够厚,足可以配得上世家大族,于是他就想把女儿嫁给山东五大姓。

  但这些贵族们表面恭维,实际上都不愿意和皇室联姻】

  〈我去,这么多〉

  〈如果一人当宰相算三十年,那这一家族的占了宰相位置起码有五六百年,还不算其他位置〉

  〈嗯,我家二凤太难了〉

  ————————————————

  看着眼前的数据,深受门阀危害的帝王不禁瞳孔微缩,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和忧虑。

  那些平庸的皇帝虽然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而那些昏庸无道的则对此视若无睹,继续沉迷于享乐之中。

  然而,还有一些明智的君主,他们默默地注视着台下那群大多数昂首挺胸、自命不凡的士族官员。

  这些士族官员们脸上洋溢着傲慢与冷漠,似乎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尽管表面上皇帝保持着镇定自若,但他在暗中紧紧握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鲜血顺着手指缝隙流淌而出,染红了那宽大的内袍袖子。

  “门阀士族?”皇帝心中暗自思忖道,“好啊,那就看看最终到底是谁能够战胜谁吧!”

  —————————————————

  【李白斗酒诗百篇,名声传遍整个大唐,但是那又如何?他姓的李既不是陇酉李,也不是赵郡李,想靠科举当官,简直是痴人说梦。

  被一帮人推荐来推荐去,也只得到了一个翰林待诏的贤职】

  ————————————————

  李白看着眼前这一幕,嘴角泛起一丝无奈的笑容,紧接着便是一阵狂笑,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然而,那浓郁醇厚的美酒却无法抹去他内心深处的苦楚和忧虑。仿佛一杯又一杯的佳酿只是暂时麻痹了痛苦,而真正的愁绪依然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

  【贵族们基本只在内部通婚,其他的根本不存在,那是要笑掉大牙的。

  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就完了】

  【直到遇到了黄巢,这些地富反坏右们将迎来一场浩劫,面对“我们几十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输给你十年寒窗”的鄙视,黄巢也不废话,一个字,杀】

  〈好!!!〉

  【公元874年,关东大旱,但唐朝政府仍然逼迫百姓上缴粮食和服徭役,最终引爆王仙芝起义。

  黄巢闻讯立即起兵响应,这两位昔日的私盐贩子成为了并肩战斗的义军领袖。

  王仙芝阵亡后,黄巢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自封黄王,号为冲天大将军】

  〈名号土了点〉

  【他从江西、福建一路转战到广东,然后北伐攻下长安。

  唐僖宗李儇仓皇出逃,黄巢入主长安后第8天在大明宫称帝,并国号为大齐,宣布三品以下官员全部留用,三品以上高官和大户统统杀光】

  ————————————————

  看到这里,各朝百姓都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为啥要杀三品以上的官员呢?”

  “谁晓得呢!”

  “你们看之前天幕上说的,一个家族能出十几个宰相,那宰相肯定得是三品以上的大官吧!这些个士族老爷们把那么大的官位都给霸占了,你们觉得在他们心里,咱们老百姓和他们自己的家族比起来,哪个更重要些?”

  “哦……原来如此!!那照这么说来,杀得好啊!”

  “可不是嘛!我家小女儿前阵子就被一个士族少爷给强行抢走了,结果不到一天时间,就被人扔到了乱葬岗里去。要不是我一直暗中留意着,我家小女儿恐怕早就被那些野兽给撕碎吃掉了。”

  “可怜呐。”

  ————————————————

  【作为亲眼见证人,诗人韦庄是这么记载的,“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资治通鉴》写道,“杀人满街,尤憎恨官吏,得者皆杀之”,“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类”。

  当时广德公主等人表面归顺,暗地里却把公卿偷偷藏在地下室和暗门中。黄巢下令地毯式搜索,把这些心怀唐朝,暗中抵抗的士子阶级彻底铲除干净。

  杀到什么程度呢?大街小巷全是血,走路得像过河一样,提起裤腿涉水而过。

  而之前每攻下一层黄巢都是这么操作的。当时人们结婚办事都要看谱牒这样的东西,类似于身份证和家谱,证明自己来自名门望族】

  【经过黄巢起义的扫荡,唐末的官僚士族、大地主大多被杀死,谱牒也烧光了,门第风尚全被摧毁,门阀制度走向毁灭,门阀制度不在,从此五代十国统治者选拔官吏不再讲究门第阀阅,而注重实际才能。

  由于阶层的开放,许多出身寒门的才能之士才有可能走向朝廷舞台】

  〈这是好事啊,总比士族中的蛀虫占着好啊〉

  【唐代369名宰相,集中分布在98家新旧门阀之中,一门可以出15个宰相。

  北宋时,由于士族地主不再存在,没能形成新的门阀集团,当时“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取士不问家事,婚姻不问阀阅。

  黄巢的行为告诉了后人,对于阶级敌人,除了肉身消灭,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在此之前,连安禄山都要跟门阀士族合作,不然根本维持不了统治。

  但黄巢不一样,他跟门阀士族没有半点关系,那些帝王话术他也搞不懂,于是选择用一种最朴素的方式致敬他对唐王朝的不满。

  当然,这样干也不是没有后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苦一苦门阀,骂名我来担】

  【在老百姓的价值观里,在这边喊出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土地上,杀一杀皇亲贵族,杀一杀豪强地主,大家不仅不会鄙视,还会拍手称快。

  但是杀普通人那就不对了,而对于统治阶级来讲,你杀一杀老百姓没事,但直接欣牌桌,所以统治阶层搞三兄政策,这种思想明显不能宣扬。

  于是后世的史书就知道撰写方向了,《旧唐书》里记载,“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遂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新唐书》也有类似记载,“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你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这大概意思是说,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走投无路下的黄巢只好利用捣磨寨这样的一种工具,搞了一个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制成军粮供人食用】

  〈离大谱,编都不会编〉

  ————————————————\

  看到弹幕,原本有些嘈杂喧闹的场面瞬间变得鸦雀无声,那些刚刚还义愤填膺、想要破口大骂的百姓们此时都紧紧闭上了嘴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咽喉一般,一个个憋得面红耳赤,想说又不敢说出口,只能发出阵阵尴尬而又急促的咳嗽声。

  这些声音此起彼伏,在空气中交织回荡着,让人听了心里格外不是滋味儿。

  ————————————————

  【这个画面听起来常血腥恐怖,但仔细推敲又会觉得有问题。

  这里把人换成猪,不掏内脏不放血。整个直接磨碎,满堆骨头,混着屎尿,这玩意估计狗闻到都要跑,而且还不谈怎么去弄这么大的石磨,真要有这技术,早就提前进入工业革命了】

  【古代历史上人相食的事件一直是有的,烹饪方式有煎有煮有炸,但就是没有这么粗暴的。

  只能说这帮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士大夫们实在不接地气,太也缺乏想象力,黑都黑不到点子上】

  ————————————————

  天幕中的神秘人物同样指出了他所认为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是啊,暂且不论黄巢是否真的做出如此残忍之事,如果真要吃人肉,哪怕只是简单粗暴地将人肉放在一口大锅里煮熟也好;或者讲究一些,可以选择油煎、火烤等方式处理,但用一个巨大的磨盘直接将人碾碎,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恶心难受,更别提去吃了。这样做不仅会影响食物的口感,而且如果磨盘中夹杂着军队士兵们的父母妻儿,那么这种行为到底算是与对方交好呢,还是结下深仇大恨呢?

  此外,能够把人轻易碾碎的磨盘究竟该有多么庞大?恐怕连搬动它都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制造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了。

  ——————————————

  【至于黄巢到底是杀人狂魔还是正义领袖,这里暂且不论,黄巢对唐朝的仇恨,直接就把大唐王朝给干崩塌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黄巢在历代起义中其实组织性很差,完全属于流寇式打法,山东、河南混不下去了,就跑到安徽、湖南、江西,这些地方混不下去了,就跑到浙江,浙江混不下去又去福建,就这么一直打到西安,可以说是东奔西走,疲于奔命,毫无章法,就这都能把正规军打得落花流水。

  搞事情是需要人组织起来的,分工要明确环节要周全,计划要充分,预案要完备,而这些黄巢全都没有】

  ————————————————

  什么?全都没有,就这么瞎打就能把一个王朝打崩?!!

  各朝人震惊不已,尤其是李世民,他疼得肝儿颤。

  朕的大唐啊!!

  ————————————————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匹夫一怒,血溅三尺。

  如果一个平头百姓都能跑到皇帝的车架前,将皇帝拉下马,把皇亲国戚砍西瓜一样砍头,只能说明一个事情,就是帝国的系统已经无能到了极点】


  (https://www.xxqianqian.com/3564/3564184/1111104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