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 > 第45章 假如给徭役每天吃榨菜白粥会发生什么(二)

第45章 假如给徭役每天吃榨菜白粥会发生什么(二)


“明朝的富农、巧匠、小商贩,这些中产阶级,一天收入大约是3~5分银子。明朝崩溃前的物价,以万历早期为例,大米十斤两分八厘,牛肉一斤一分五厘,猪肉一斤2分。可见明朝太平时期的中产阶级一家老小天天吃肉有点困难,但是养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这些记载显然和很多人的刻板印象相悖,很多人的印象里,古人似乎都是长期挣扎在饥饿的边缘。”

  【核板印象害人】

  【我一直以为古人一直是饿着肚子】

  【这是明朝的,如果是秦朝肯定没那么多粮食】

  “诚然,古代即便是太平洋代也时常有饥荒的记载,动辄‘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些记载呢,确实不是夸张,但是这些饥荒的记载和上述收入和物价的记载也并不是矛盾的。古代相对于现代,对于天灾的防范能力是极差的。在今天工业力量加持下,赈灾的物资可以一夜之间抵达灾区,一夜之间可以完成所有田地的抢收,这是古代无法完成也无法想象的事情。”

  【尤其是清末】

  【清末是真的混乱】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某人是明朝的一个自耕农,家里十亩田,妥妥中产了吧,这样的田园生活,衣食无忧,甚至偶尔打打牙祭,但是呢,突然一天闹了旱灾,就是不下雨,放在现在,我们有水泵。有各种水利设施,还有各种培育出来的抗旱作物,甚至还有人工降雨,可古代怎么办?”

  【古代还有蝗灾】

  【早灾与蝗灾,水灾与瘟疫都是相连的】

  ——————————————

  看到这条弹幕,皇帝们开始认真了,尤其是李世民,毕竟大唐初期天灾是真的滴多,现在他有机会知道原因,又有能力做自然是要弄清楚的。

  “请问这上面说的有什么关联吗?还有蝗灾跟瘟疫该如何预防?”李世民指着那条弹幕迫不及待的问。

  小一机器人:“先说蝗灾与早灾吧,干早是形成蝗灾的直接原因之一,蝗虫喜欢温暖的环境,干旱发生土地上的植物干枯,可以为蝗虫刑成成长温床,同时,干早会抑制蝗虫天敌生长,解决蝗灾的方法:一,翻找虫卵火烧,二,大量培养蝗虫天敌,比好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

  水灾也是瘟疫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不是所有水灾会形成瘟疫,只要注意饮水安全,草药预防,环境清洁就行,不过尸体不可就地掩埋,要焚烧。”

  “什么?”

  “我知道你们注重死者为大,尸体健全,但,尸体也是引发瘟疫的直接原因之一。”

  李世民瘫坐在椅子上,但还是打起精神听小一的话。

  “瘟疫防预要勤洗手,用口罩捂住口鼻,注意卫生,若有感染者必质隔离,还有……(此处省略五千字),就这样了。”

  “多谢!”

  ————————————————

  “也许这一年颗粒无收,直接绝产。理解了这个,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强调节俭,为什么过年的时候一定要有余,寓意年年有余。在农耕时代,节俭意味着那余下更多的粮食,这些余粮就是灾年的保障,余粮消耗光了,饥荒也就来了。在古代,大规模的运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想象。像范仲淹这样认真负责搞赈灾,懂得以工代赈的官僚毕竟是少数,有可能这个县人相食,隔壁州府的人依然过着太平日子,但是朝廷就是不赈灾,所以古代才会有逃荒这一行为。”

  【这个真得感谢一下袁爷爷】

  【没错】

  “当然,造成刻板印象的原因呢,还有一个就是清中戏以后,中国确实陷入了极度的赤贫。尽管因为一些原因,清代粮食亩产略高于明朝,但是人均产粮量却远低于明朝,简单说,田地就这么多。科学技术又没有质的发展,但是清代中后期人口激增到4亿,人均耕地面积连明朝一半都不到,生活水平自然无从谈起。”

  “另外,外国文化的传入似乎也是刻板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因为人口爆炸陷入赤贫的时代比我国要早,大约在明朝中后期,日本人口已经突破千万,耕地面积不足中国的1/20,人口却已经达到了1/10,再加上日本封建领主的剥削,日本平民和底层武士的生活非常困苦,这也是当时日本海盗盛行的原因之一。当然,最直观的恶果还是体现在了身高上。在当时的日本,白洲榨菜管够,那是真的能养一批死士。”

  【懂了,要选对服务器】

  “大家千万要牢记两点,第一,古代人也是生物,也有身体的极限,第二,古代人也是智人,他们也具备和现代人一样的思维能力,只是认知和知识水平不及我们现代人,不要神话古人,但也不能把古人想的太那什么呢?好了,本期视频就先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那肯定的,毕竟我们现在的一些东西都是自古传承改良下来的】


  (https://www.xxqianqian.com/3564/3564184/1111109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