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 > 第49章 道德禁术(一)

第49章 道德禁术(一)


新的一天到来,众人落座,天幕开启。

  (视频开始)

  道德禁术

  ——————————————

  标题一出,各朝百姓都感到疑惑,帝王感觉不同寻常,百家尤其是道家弟子神色一凝。

  大树下,庄子身躺在树下,看看这次视频的标题,若有所思。

  ————————————————

  “我们总是将商鞅称为历史罪人,将法家称作是文明毒瘤,因为他们给君主构建了一套剥削系统,创立了臭名昭着的愚民之术。但在道家看来,还有一样东西比他们更加可怕。”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没有商鞅也会有其他人,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道德禁术。”

  (此内容仅个人理解,如有不适,请当故事欣赏)

  “1918年4月,鲁迅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中有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名言,叫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这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自缝里看出字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其实早在鲁迅之前,甚至早在2000多年之前,道家就已经预言到了未来吃人的场景。”

  ——————————————

  “怎么可能有吃人这种事?”

  “唉,灾荒年间,易子而食。”

  “真的有人吃人吗?”

  “道家居然也预言了人吃人?!!”

  “不会未来真的人吃人吧?!”

  “不要,我不想死!!”

  大秦

  “吃人?哼,的确是吃人。”嬴政目光晦涩,脑海中闪过儒士在泰山封禅时的嘴脸。

  大汉

  “吃人?若吃到朕头上把你牙打烂。”刘彻笑嘻嘻的说道,眼中闪过凌厉之色。

  大唐

  “吃人?哼!”李世民不由想到朝堂上,大臣以祖制威胁自己的情景。

  其余皇帝看到吃人二字,神色不一。

  ——————————————

  【道德经里有同样的话】

  “庄子说,‘举贤则民相轧,任和则民相盗’‘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意思就是君主推举贤才,百姓才会相互伤害,帝王任用智士,天下才会出现伪诈,以圣人,以道德来统治天下,千年之后,必然会出现人人相食的场景。”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印象中作为文明基础的道德竟然会呈现出吃人的本质呢?庄子给出的理由是,天生万物,各从其性,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有幸福的人,有痛苦的人,有迷茫的人,也有清醒的人。这些不同天性、不同经历、不同思想的人,又怎么会对好与坏、对仁义道德形成统一的标准呢?在庄子看来,如果好坏有了统一的标准,那就会有人利用这个标准,就会有人站在这个标准上批判他人。”

  【文以儒乱法,侠以武犯禁】

  【不就是道德绑架吗】

  “我们总是推崇仁义,不过更多的却是用仁义伪装自己,想方设法来赚取天下利益的人。我们推崇圣人,然而更多的却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让你损害自己,给他带来利益的人。文明社会中的道德旨在约束自身,但封建君主的道德却是其用来实现统治的工具,利用道德来掩饰自己吃人的目的。”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道德应该出自自身而非强加于人】

  “比如说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是一个极为讲究礼制的人,尽管齐国已经有了取代周朝的能力,但齐桓公却依旧选择扶持周朝。齐桓公手下有个叫做易牙的厨师,他有一次听说桓公想尝尝人肉的味道,于是就将自己4岁的儿子做成肉羹送给了齐桓公食用,桓公看到肉羹后十分感动,从此就认为易牙对自己忠心耿耿。齐桓公一面大谈理智,一面却又以人相食,一面提倡忠孝,一面又提拔杀子的大臣,这到底是道德还是不道德?”

  【管仲有劝齐桓公,齐桓公没听】

  【吃同类不是有应谢反应吗】

  【隔了两千多年谁知道呢】

  【真恶心】

  ————————————————

  春秋

  齐国

  齐桓公看到天幕提到自己,还说自己吃了人肉,那人肉还是易牙把他儿子杀了才有的,顿时感觉恶心到不行,同时,内心产生一股寒意,这可是人肉啊,自己为什么产生吃人肉的想法,还重用杀子取肉的人?

  于是,他下令将易牙杀了,如比丧心病狂的人活着干嘛,浪费空气吗?

  不过,他对于吃人有应激反应的事有些好奇,就问小一:人吃人对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小一机器人:“第一,会感染朊病毒,死亡率百分百,第二,引发精神疾病。”

  齐桓公听了,就冲这感染朊病毒死亡率百分百也不再有吃人的想法。

  易牙的夫人听说易牙被赐死,愉快的拿着自家儿子与易牙留下的财产改嫁了。

  ——————————————

  “另外还有,魏晋时期吕安的哥哥吕训巽贪图弟媳的美貌,于是就趁着醉酒侮辱了弟媳。吕安得知此事后想要告发吕巽,但没想到吕巽却先发制人,向官府诬告弟弟吕安不孝,结果倒霉的吕安就被以孝治天下的司马家流放到了边郡之地。朝廷根本不在乎吕安到底孝不孝,只知道杀了吕安,朝廷就维护了孝道。后来嵇康为好友吕安作证,但因为其曾暗讽司马家不忠不义,所以又被朝廷以‘上不承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为由,将嵇康和吕安一同处死。这到底是道德还是不道德呢?”

  【现在何常不是如此】

  “在封建王朝的道德体系中,道德从来都是一个灵活的标准,它既可以作为上位者的面具,又可以作为他们排除异己的工具。道德不在于你怎么做,而是要看定义道德的人怎么说。更可怕的是,这种仁义道德又会在侧面成全人性中的恶念。”

  “我们之前讲过巫蛊,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到处都有类似于蛊女和女巫的说法。什么是女巫呢?大多都是以寡妇、独居女子以及老弱病残为主。当地村民之所以将其称为女巫,想方设法的孤立她们,排斥她们,甚至谋害她们,说到底,只是因为这类群体没有保护自己财产的能力。当地村民在夺走这些人的财产,夺走这些人的生命时,只需要诬告寡妇不忠,诬告她们下毒,利用替天行道维护仁义的说法,就能够掩盖自己盗贼的行为,这就是鲁迅笔下的吃人。”

  【法治是最基本的道德】

  【这就是人性】

  【这就是师出有名】

  ——————————————

  此话一出,百姓有很多都沉默了。

  他们没想到吃人是这个吃人,像天幕说的那种情况有,而且不少,很多人都是直接加入了那种行为,有人从中获利,但无人为那些无辜之人感到心寒与怜悯。

  ————————————————

  “至于他们到底有没有不忠,有没有下毒,谁又能说得清楚呢?但分食她们的人却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对此完全没有愧疚的行为,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燃烧自己。对推崇仁义道德的君主来说,对定义好坏善恶的村民来说,这些概念无非就是他们手中的工具。这种仁义还能算是仁义吗?这种圣人之道还真的算是圣人之道吗?

  “这个概念听起来有些复杂,听上去与我们的常识截然相反。在庄子的篇目中曾详细论述过这个话题,接下来,我们就解析一下这篇千古奇文。”


  (https://www.xxqianqian.com/3564/3564184/1111109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