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 > 第77章 百家争鸣到底在争什么(二)

第77章 百家争鸣到底在争什么(二)


【平息三间监之乱的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孔子的心中偶像,西周真正的精神领袖,史称周公的姬旦。】

  〈武王分封七十一国,有五十九国是姬姓〉

  【在平叛的过程中,姬旦发现了分封制的一个巨大漏洞,本来按照周武王的理解,我把土地分给了你们,你们拿我当大哥,这是天经地义的。】

  【但诸侯们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这些土地是我们自己打下来的,与你周王室何干?所以诸侯们各自为政,逐渐失去了对周王室的敬畏之心。

  稍微有一点实力的诸侯都想复刻武王的操作,试着革一个西周的命。所以周公姬旦就搞出了一个分封制的2.0版本。】

  〈这番话似乎颇有道理,武王开创了先河,也就无怪乎其他诸侯会抱有如此想法。

  平心而论,倘若周朝后续的君王能够掌控住这些诸侯,那么周朝或许未必会最终沦为傀儡般的存在。

  然而,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权力的诱惑如磁石一般吸引着众人,而人性中的贪欲又如同无底深渊,难以填满。

  在那个时代,各诸侯国皆心怀野心,渴望扩张领土、争夺资源,而中央政权若要对其进行有效制约,实非易事,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们的实力逐渐壮大,他们对于周朝王室的敬畏之心也渐渐淡化。

  当中央政权失去足够的威慑力时,诸侯们自然便开始蠢蠢欲动,试图挑战其权威,甚至取而代之。

  如此一来,周朝走向衰落乃至灭亡已成定局,无法避免。〉

  〈没有一个王朝的王全是明君〉

  【他通过固定社会等级,或者也可以说是阶级,把人分成了四等,分别是王、诸侯、公卿、士大夫以及平民。】

  【诶,可能还是有人要说了,西周不是还有奴隶吗?

  是的,确实还有奴隶,但在周公的这套体系下,奴隶不算是人,大家能明白这个意思吧】

  〈原来阶级是他们搞出来的〉

  〈幸好,现在的种花家是所有兔子的种花家〉

  【这四个阶级的人按照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周王室,诸侯、公卿、士大夫都享有一定的特权,不用参与劳动生产,他们就统称为贵族阶级。

  平民阶级则负责耕种土地,是社会资源的生产者,他们需要把自己产出的1/9交给贵族,并有权要求贵族提供庇护,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就这样形成了一种平民依附于贵族的社会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本来是基于西周的生产方式自然产生的,但周公姬旦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把这种生产关系转变成了一种固定的阶级制度。

  从此,所有人的身份都被这套制度固定在某一个社会阶级】

  〈直到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话本就有理!当年,那些诸侯和士大夫们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无非就是因为曾经协助过周天子罢了。

  但是,普通老百姓所付出的努力难道不比他们多得多吗?无论是粮食的生产、各种生活工具的制造,无一不是出自百姓之手。

  可为何到了后来的朝代,受苦受难、备受压迫的却依旧是这些百姓呢?这着实想不明白〉

  〈而且,奴隶怎么能不被算作人呢?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欲望啊!只是因为生活所迫或者其他原因,才不得不沦为奴隶罢了。

  在古代,人口不是十分匮吗?奴隶作为现成的劳动力,难道不应该得到重视和利用吗?咋还不算人了?〉

  〈古人想的什么,咱也不知道。

  本应顺理成章之事,却因私欲与利益之驱动,惨遭破坏、扭曲,面目全非后呈现于世人面前。

  更甚者,强言此乃天经地义,若遇反抗,动辄杀戮。而后询问众人看法,直至众人皆认同并自我宽慰。〉

  〈这就是权利与欲望〉

  各个朝代的人们听闻此事后,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有的人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有的人则轻轻叹息,仿佛对这一结果感到无奈;还有的人默默无语,只是静静地注视着前方,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整个场面一片死寂,没有人说话,只有那沉重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到压抑和沉闷。

  【那么姬旦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答案是通过礼乐。所谓的礼,就是周礼,是一套成文的阶级制度。所谓的乐,可以理解成文化上的教养,是用来区别贵族和平民的身份象征。

  所谓的“乐殊贵贱,礼别尊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根据周礼的制度,诸侯要平民承认他们的特权,那么诸侯首先就需要承认周天子的特权。

  如果诸侯要造周天子的反,那么平民就可以造诸侯的反。】

  【如此一来,周天子的地位就突出了一个稳,稳如老狗的稳,周公姬旦通过这套2.0版本的分封制,为西周或者说周王室带来了200多年的稳定繁荣,但他毕竟也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他不会想到他这套制度也有一个致命的漏洞。

  即礼乐制度不会进行自我版本迭代,不会自行进化到3.0版本,所以问题就开始出现了。】

  【西周的200多年,先秦的劳动人民们点开了垄沟轮作和铁制农具这两项科技,粮食的亩产比西周刚开始的时候翻了两番。

  粮食的富裕带来的结果就是西收的人口开始暴涨,平民阶级逐渐掌握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加之天下的土地早就被开发殆尽,人口和土地的冲突也开始凸显出来,平民对贵族的人身依附关系也逐渐瓦解。】

  〈说白了,就是平民因工具升级食物产量提升导致土地不够了,才与贵族发生冲突〉

  〈估莫姬旦也没想到平民也有这么牛批的人〉

  〈先秦,我政哥的老祖宗?〉

  〈所以说祖宗聪明,儿孙自然也不差〉

  【平民开始承担更多的义务,比如为国家提供免费的徭役,同时他们也要求贵族阶级让渡部分的权利,比如能让平民也参与军事活动。

  于是矛盾就产生了,在贵族们看来,以周天子的分封制,本来是为了保障百姓能心甘情愿被我可持续剥削的制度,但现在你这套制度不好玩了,平民不再依附于诸侯,那我们诸侯为什么又要依附于你周天子呢?

  既然你这套周礼都已经没用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遵守你的礼约呢?】

  〈哦吼,崩盘了〉

  周朝时期

  姬旦满脸惊愕地仰望天幕,其眼前发生的一切让他始料未及——他推行的制度竟然这么快就崩盘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姬旦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原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这套精心设计的制度能够带来长治久安、繁荣昌盛,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此刻,他不禁开始反思起自己的决策是否存在疏漏或不足之处。

  【所以后果是什么呢?就是长达500多年的相互征战与杀伐,即生灵涂炭的春秋战国乱世。】

  【那么,在礼崩乐坏之前的天下又有没有争斗呢?

  当然也是有的,但在西周的世界,还有周天子这个一言九鼎的大哥维持周礼,诸侯们还能通过礼乐产生了文化认同,维持住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但现在礼崩乐坏了,究其本质,其实就是生产方式发展导致的社会变革。

  当然也可以换个说法,所谓的礼崩乐坏,也就是自西周开始的那套旧的阶级制度崩塌了,但新的社会制度又还没有被重建起来,而这大概就是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https://www.xxqianqian.com/3564/3564184/1111106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