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 > 第94章 各朝帝王作死大赏(六)

第94章 各朝帝王作死大赏(六)


【朱友贞不愿意做阶下囚,自杀殉国,开了君王府社稷的先河。

  李存勖建立后唐后,先是灭亡了世敌后梁,之后又收复岐国,攻灭前蜀,天下四分得其三。

  后唐本有希望统一天下,但在这乱世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

  魏州戍族皇甫晖在军中赌博,赌输了没有钱还,于是鼓动魏州军事叛乱,结果一呼百应。

  李承勖得知魏州兵复后,派李嗣源前去讨伐,结果李嗣源的部下又与叛军勾结在一起,拥立李嗣源为帝。

  李嗣源于是带兵杀回洛阳,李存勖兵败被杀】

  〈哟,都是姓朱的,一个开了君王死社稷的先河,一个建立了最有骨气的朝代〉

  〈赌博没钱了鼓动造反?6〉

  【闵帝李从厚即位后,决定铲除李嗣源养子李从珂和向东节度使石敬瑭,结果被李从珂和石敬瑭反杀。

  接着李从珂又和石敬瑭展来厮杀,史敬瑭不敌,于是献上幽云十六州认契丹为父,最终联合契丹灭亡了后唐,李从珂自焚殉国】

  〈石敬瑭去死〉

  〈幽云十六州,直到老朱才收回来〉

  【史敬瑭认贼作父的行为为世人所不耻,于是石重贵即位后拒绝向契丹称臣,这很快引来了契丹的报复。

  契丹三世南征,最终灭亡了后晋。但契丹人并没有在中原久留很快返回了塞外】

  【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机起兵,杀入洛阳,称帝建立后汉。

  刘知远当了一年皇帝就病死。刘承佑即位后,对朝中的功勋大臣十分忌惮,企图将他们诛杀,结果事情败露。

  枢密使郭威起兵反叛,废杀李承佑,之后黄袍加身,称帝建立后周,郭威病逝后,由于自己两个儿子早年被李承钻杀害,于是将皇位传位了养子柴荣】

  〈后周马上要没了〉

  【世宗柴荣即位后,立下的十年定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但不幸在北伐契丹的途中,身染重病,不治身亡。

  柴荣病逝后,年近7岁的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年检,宋州节度使赵匡胤陈桥兵变,柴宗训被迫禅位于赵匡胤,后周灭亡】

  〈赵匡胤赢麻了〉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北宋与南宋共历18帝,有3人死于非命。

  赵匡胤出身行伍,深知藩镇割据的危害,于是杯酒释兵权定下了重文抑武的祖制,断绝得武人专权的可能。

  但这也种下了大宋一朝武功羸弱的祸根】

  〈所以说重文轻武要不得〉

  【宋太宗赵光义两度北伐契丹,皆以失败告终,留下了高粱河车神的美名。

  宋真宗赵恒在澶渊之盟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大搞封建迷信活动,舔着个脸封禅泰山,以致海内虚竭】

  〈呵呵,要脸不〉

  〈泰山表示你不要过来啊〉

  〈泰山表示我脏了〉

  ……

  ——————————————

  赵恒心中其实早就明白,当后世人读到和他有关联的故事或记载时,肯定免不了对他破口大骂一番。

  然而,真正面对这一刻的时候,他仍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只觉得眼前突然一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他紧紧咬着牙关,双手握拳,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之中,努力想要保持镇定。

  可是天幕上铺天盖地的谩骂声却如同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映入他的眼睛里,让他根本无处可逃。这些弹幕有的充满了鄙夷和不屑,有的则带着平静中的嘲讽。

  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剑,无情地刺向他的心脏,令他痛不欲生。

  赵恒瞪大了眼睛,试图从那些密密麻麻的弹幕中找到一丝理智,但一切都是徒劳。

  ————————————————

  【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主持新历新政,试图解决冗官、冗兵、冗费问题,结果被诬告结党营私,贬于滁州】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组织熙宁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结果一样失败。

  到宋徽宗时期,军事羸弱,财政枯竭,朝政腐败,各种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可偏偏宋徽宗本人又是一个声色犬马、懦弱无能的废物。

  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灭了辽朝后,趁势南下攻宋,宋徽宗贪生怕死,竟丢下宗庙社稷,百官万民,把皇位传给了宋钦宗,独自逃到镇江。

  宋钦宗即位后也想南逃,但被太常少卿李纲劝阻。

  宋钦宗于是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负责保卫京城,抵抗金军】

  【李刚组织开封军民击退金军后,钦宗马上罢免了强硬主战的李纲,结果不到半年,金兵再次南下,北宋以一种极其屈辱的方式灭亡】

  〈所以说,宋朝遇到这俩儿货是倒了血霉了〉

  【金军攻破开封后,扶持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然后带着俘虏的徽钦二宗及宗室大臣,宫人百姓十余万北去。

  宋徽宗在被囚禁的九年后,不堪折磨,并死在了五国城。宋钦宗则在做了35年的阶下囚后,被金主完颜亮虐杀】

  〈人的最低底线在他俩儿身上完美的展现出了〉

  【靖康之变中,徽、欣二宗诸子全被金人掳走,仅徽宗九子赵构逃过一劫,后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

  但赵构即位后,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收复失地,而是逃跑,议和,再逃跑,再议和,最后还是靠着岳飞、韩世宗等人的努力,南宋总算是保住了江南一隅】

  〈我着实想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明明个必赢的结局,结果……〉

  【绍兴议和后,南宋与金总体上维持了和平。

  宋孝宗时期发起的隆兴北伐和宋理宗时期发起的开禧北伐,宋是雷声大雨点小,搞得一地鸡毛,以失败告终】

  【蒙古帝国崛起后,宋理宗赵昀效仿当年联金灭辽旧事,整了一出联蒙灭金,结果剧本都不用换,蒙古灭金后马上南下攻宋。

  所幸蒙古大汗窝阔台在攻宋时,喝酒中风而死,蒙哥继承汗后卷土重来,又在钓鱼鱼城下意外身亡,给了南宋喘息之机。

  但南宋并没有把握住机会,宋度宗赵禥即位后,宠信奸臣贾似道,任其专权跋扈,自己则沉迷酒色,淫乱后宫,创下一晚上临幸30个妃嫔的记录,最终纵欲而亡】

  【忽必烈解决内乱,称帝建立元朝后,旋即发起了对南宋的第三次战争,突破南宋襄樊防线,然后水陆并进沿长江而下,直扑临安。

  宋恭帝赵显率百官降元、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先后拥立,赵昰,赵昺两个小皇帝继续抗元,但终是无力回天。

  崖山一役,宋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就此灭亡】

  【千余篇幅辽朝和金朝这里简单提一下就不展开了。

  辽朝共历9帝,有2人死于非命,辽世宗耶律阮死于政变。

  辽穆宗耶律璟残忍嗜杀,酗酒荒政,被宦官和厨子弑杀】

  〈又一个被厨子杀的〉

  〈古代的厨子居然这么牛批吗〉

  ————————————————

  看到这样的弹幕,古代庖厨简直要崩溃了!他们心中暗自叫苦不迭,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些厨子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被网友们如此误解啊!他们真的很想冲到屏幕前,对着那些发弹幕的人挥舞着双手,大声喊道:“我们可没有那种本事啊!”

  只可惜,现实中的他们并没有这么大的勇气和胆量。毕竟,古人大多性格内敛、不善言辞,让他们像尔康那样夸张地表达情感,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所以,纵使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辩解,他们也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无可奈何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当然,也幸得帝王知晓这是玩笑之言。

  ——————————————

  【金朝共历10帝,有5人死于非命。

  金熙宗完颜亶和耶律璟一样,也是一个嗜杀之人,后被海陵王完颜亮诛杀。

  完颜亮算得上是一位雄主,但在私德上着实是烂人一个。

  最终在南征宋朝的途中,死于兵变。

  蒙元崛起后,完颜永济被叛将弑杀,金哀宗不愿做亡国之君,传位给完颜承麟后自杀。

  末主完颜承麟即位后不到一个时辰,身死国灭】

  (元朝,公元1260年~公元1368年)

  【元朝共历11帝,有三人死于非命。蒙元由于特殊的继承制度,自蒙古帝国建立起就一直存在因争夺汗位而手足相残的问题。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战更是直接导致蒙古帝国的分裂。元武帝海山即位后,为了避免同室操戈,立自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同时又让自己的弟弟在死后把皇位传给和世?,然后再让和世?传给自己的儿子硕德人剌,从而兄弟叔侄世世相承】

  〈这想的太美〉

  〈你没私心不代表别人没有〉

  【但元仁宗即位后,不仅没有遵守约定,还将和世?和他的弟弟图帖睦尔一并放逐。

  元英宗即位后,以儒学治国,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这很快遭到了漠北本部保守势力的不满,元英宗遇刺身亡】

  【英宗死后,镇守上都和林的也孙铁木儿率军南下诛杀行刺凶手,然后即位称帝。

  泰定帝死后,年仅9岁的天顺帝阿速吉巴在上都和林即位。

  与此同时,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在大都发动政变,迎立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帝,然后发兵攻打上都,阿速吉巴死于乱军之中】

  【图帖睦尔即位后,派人迎回流亡在外的兄长和世?,表面上表示愿意退位,奉兄为帝,可和世?即位不到4个月就被图帖睦尔毒杀。

  不过,图帖睦尔在临终前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和世?的次子懿璘质班,结果元林宗懿璘质班在位不到两个月就死了】

  ——————————————

  忽必烈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天幕上正在播放的画面,脸色变得阴沉至极。他原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景象,但眼前呈现出的却是一幅令他震惊和愤怒的画面。

  在忽必烈的设想中,按照他精心策划的安排,每个兄弟叔侄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皇位,共同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

  这样既可以保持家族内部的团结和谐,又能确保权力的平稳传承。然而,事实却与他的预期大相径庭。

  忽必烈无法想象人类的欲望竟然如此可怕,可以让亲情、友情甚至道德伦理都被抛诸脑后。

  从天幕之人所言中可以想象皇家子弟为争夺皇位引发的血腥争斗、勾心斗角以及无尽的战乱。

  原本应该相亲相爱的亲人们如今却变成了不择手段的敌人,互相厮杀只为了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忽必烈感到一阵心寒,对人性的失望涌上心头。他曾经坚信自己能够掌控一切,却未曾料到欲望的力量会如此扭曲人心。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他不禁陷入了沉思:难道真的没有办法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吗?

  随着天幕透露的未来越来越多,忽必烈的心情愈发沉重。

  他意识到,要想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繁荣,仅仅依靠权力的分配是远远不够的。

  或许,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培养出更多有智慧、有担当的领导者。

  而这将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

  【和世?长子妥懽帖睦尔即位,即元狮帝。元顺帝上位后,任脱脱为宰相,恢复科举,减免税赋,整顿腐败。

  但从整体上来说,元朝政局之腐败已经不可挽救,再加上天灾人祸,激起了大范围的农民起义,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高喊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推翻了蒙元的统治,建立明朝。】

  ——————————————

  草根出身,

  朱元璋

  此时此刻,忽必烈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平静。

  在他洞悉了皇室内部为争夺皇位所引发的一连串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事后就可预见元朝正逐渐走向衰败之路。

  面对这无法挽回的局面,忽必烈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自己曾经为之奋斗一生的大元帝国,如今却在权力斗争的旋涡中渐渐沉沦。

  作为一个帝王,他也明白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朝代更替乃是自然规律,即使强大如元朝,也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

  只是,终究有些不甘心。


  (https://www.xxqianqian.com/3564/3564184/1111105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