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亲妹抢夫君?这主母不当也罢 > 第225章 捐钱

第225章 捐钱


接连几个月的时日,南星国大旱缺水,庄稼都被晒蔫了。

  一些老人躲在阴凉里,不住地摇头叹气。

  “今年怕是收成不好啊,都多少年了,未碰到过这种大旱的天气,老百姓的日不好过啊。”

  “你们听说了吗?那南城宋家一直在开粥铺,救济老百姓呢。”

  “真是好人啊,庄稼地里颗粒无收,老百姓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你们再瞅瞅朝廷,一点儿作为都没有,真是叫人心寒!”

  “唉,不说那个不说那个,哪天等我们也坚持不住了,往南城宋家去,好歹能够填饱肚子……”

  “对对对,咱们也去。”

  整个京都的大街小巷,说什么的都有。

  恢弘大气的朝堂上,皇上脸色不悦,看着大臣们瑟瑟缩缩的样子,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这么多的大臣,平日里倒是废话挺多,现在真的遇到事情了,竟然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简直是饭桶!

  想到这里,皇上猛地一拍桌子,语气沉沉:“诸位爱卿,就没有一个能替朕解除烦扰的?”

  大臣们的脑袋垂得更低了。

  皇上啊,这天下大旱,是天年如此,他们又有什么办法?谁能管得住老天爷?

  “户部。”皇上脸色铁青,语气不善。

  “臣在。”户部尚书颤巍巍地走了出来,跪下。

  “你可有办法?”

  户部尚书齐商擦着额头上的冷汗:“回禀皇上,按照往常的行事方法,在天旱之年,可以施粥救济百姓,但是今年……”

  “今年怎么了?”

  齐商咽了口口水,战战兢兢地开口:“前段时日,兴修水利,花费了大量的银子,库里已经没钱了……”

  说到最后,齐商的脑袋已经伏地,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听见齐商的话,皇上头疼地揉了揉自己的额角,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就任由老百姓大骂官府朝廷不作为?

  “皇上,其实……”齐商忽然抬头,再次开口,“还有一种办法。”

  这句话,他差不多是咬牙切齿地说出来的。

  在场的人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还是有方法的,但是谁都不说,就是害怕得罪人。

  齐商现在没有办法了啊,哪怕是得罪人,自己也要暂时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儿啊。

  听见齐商的话,皇上眼睛一亮,语气里也多了几分迫切:“什么办法,你说!”

  齐商稳了稳心神,自己今日怕是要得罪人咯。

  “听说南城宋家已经开始搭凉棚熬稀粥,救济百姓了,人们对宋家赞誉有加,若是宋家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

  皇上眯了眯眼睛,不是能多坚持一段时间,应该直接坚持到最后该多好。

  毕竟南城宋家可是百年世家。

  不过一想到自己国库都亏空了,南城宋家竟然还能施粥这么长时间,老皇帝的心里微微有些不舒服。

  不过到底是为老百姓做好事,老皇帝便把这点儿不舒服压了下去。

  “不过,”齐商话锋一转,“这宋家也施粥很长时间了,怕是难以维持下去。”

  听见这话,皇上的脸色又倏忽难看了几分。

  那岂不是还要国家出钱?可是自己没钱了啊。

  若是能够多有几个宋家的话……

  “皇上,国家安稳是根本,没有国哪里有家?现在国家遇到了困难,也是时候让我们为国做点儿事情的时候,若是全国上下的世家大家都能效仿宋家的话……”

  虽然话语没有说完,但皇上自然是明白了了齐商的意思。

  和自己的想法如出一辙。

  在场所有的官员听见齐商的话的时候,就下意识屏住了呼吸,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是老僧入定了一般,不敢动弹分毫。

  生怕自己成为第一个被点名的人。

  皇上环顾四周,原本指望着官员们能够毛遂自荐,可片刻之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大殿之内,一片庄严肃穆。

  皇上:“……”

  老皇帝只觉得自己的怒气噌蹭蹭窜上了头顶,他刚要拍桌子发怒,就听见外面传来通传,原来是皇后闻讯,带领后宫众人率先凑齐了一部分钱财。

  听见这个消息,皇上心中一动随即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好,皇后此举,为民造福,堪当典范,不愧是皇后,胸怀天下!”

  众位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皇后都带头了,自己若是不捐献点儿钱,不出点儿血,好像真的挺过不去的。

  但是谁先开口啊。

  最后还是户部尚书齐商高声喊道:“臣愿意献上二百两银子,为百姓谋取福祉。”

  齐商说着,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

  二百两银子啊,那可是整整二百两银子啊,心疼啊。

  “好,爱卿果然深得朕心,百姓会记住你的,朕亦是如此。”

  齐商急忙跪下磕头谢恩。

  既然这个头儿是自己挑起来的,那么自己就坏人做到底得了。

  大臣们怕是要记恨自己了。

  还不光是大人,民间的世家贵族,怕是也要记住自己的名字了。

  有了齐商带头,大臣们即使再不情愿,也纷纷开口要捐银子了。

  少则一百两,多则二百两。

  短短一盏茶的时间,就已经凑齐了将近一万两银子。

  有了这些银子,就能解决今年干旱缺水,庄稼颗粒无收的问题了。

  皇上甚是满意地下朝了,大臣们则是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而齐商生怕自己遭受到别人的围攻,急忙开溜了。

  朝廷上的事情传到民间,人们纷纷拍手称好。

  对皇上对齐商赞誉有加。

  但是也有人不满意了。

  “这叫什么事儿啊,你们说,哪个大臣没有捐银子,为什么大家就只记住了齐商?”

  “那是人家率先带的头啊,谁让别人当时不敢站出来替咱们老百姓说说话呢,今年多么困难啊。”

  “这倒也是,其实那些富庶人家还是丝毫不受影响的,苦的,只有我们这些老百姓……”

  “也幸好,宋家率先施粥,要不然,朝廷还不知道管不管我们呢,要说功劳啊,当属南城宋家最大才是,怪不得人家是百年世家,瞧瞧这气度……”

  “嗐,可别说那南城宋家了,南城宋家可是摊上事儿了。”

  “啊?”


  (https://www.xxqianqian.com/3475/3475733/1111091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