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给假千金顶罪:出狱后她杀疯了 > 第181章 肃王和景昭帝撕破脸

第181章 肃王和景昭帝撕破脸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

  苏芸苓看着雁北城内外那一望无际的荒地,将空间的树苗和适合当季种植的种子全掏了出来。

  她准备开始带人一起栽树种粮。

  雁北早年干旱,但自从苏芸苓过来后,便没再缺过雨水,经过一个冬季的浸润,原本干涸的土地已经做好了孕育生命的准备。

  苏芸苓捧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下嗅了嗅,这里的土地其实并不贫瘠,相反还算得上肥沃。

  种子种下去只要养护得当,一定能丰收。

  雁北的佃农往年都是靠种栗勉强维持生计,哪怕就是种栗都要担心会不会因为缺水而颗粒无收。

  今年,苏芸苓要开始教农户们种植其他主粮和蔬菜。

  为了防止少雨的季节出现沙尘天气,她决定先带人种树。

  外围种胡桐,里面种苹果,种梨,种杏子……

  规划好后,她将上万株树苗分发下去,数百人一起分头行动。

  连续种了几日的树后,原本光秃秃的荒原终于有了生机。

  “可是真能活吗?万一不下雨,还是全都得枯死。”

  很多人都在为树苗的存活问题担忧。

  但是很快老天爷就用一场春雨,表达了他对雁北这份迟到的偏爱。

  雨停后,苏芸苓开始带领农户开荒种麦,种芦黍,种玉米。

  然后就是种蔬菜:黄瓜、生菜、茄子、芋头、莴苣……

  除了这些大殷现有的蔬菜,还有她从外藩弄过来的辣椒和红薯。

  经过数百人连续半个月的忙碌,原本荒芜的雁北城,如今连路边都种上了菜。

  苏芸苓站在城楼上,看着原本光秃秃的荒原,如今一片郁郁葱葱,心里成就满满。

  雁北城的百姓们也是第一次见如此丰富的蔬菜和粮食,全都期盼着收获的那一日。

  苏芸苓也同样盼着丰收的那一天。

  然而还没等来粮食丰收,倒是先等来了景昭帝的圣旨。

  圣旨上说太后病危,想要见萧霁尘与萧慕,景昭帝令二人携苏云苓即刻启程回京。

  苏云苓知道,景昭帝这是迫不及待要取她的心头血了。

  而这道圣旨也是他的最后通牒,他们若是拒绝,景昭帝下次派来的便是打着平反旗号的军队。

  景昭帝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苏云苓这次送过去的药,在半路上被三皇子的人调包了。

  三皇子好不容易斗垮了大皇子,眼看景昭帝就要因病驾崩,他马上就能继承大统。

  可苏云苓给景昭帝的药却又将景昭帝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这叫他如何能不急?

  毕竟是亲父子,三皇子可是完整遗传了景昭帝的自私和凉薄。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早日坐拥天下,他半路截下了景昭帝的续命药,将其换成了补肾壮阳的大力神丹。

  御医只能判断药丸是否有毒,一级大致的成分,却无法确认其具体的疗效。

  所以景昭帝在服下那药后,情欲旺盛,心情亢奋。

  然而他虚不受补,才刚压在美人身上,就浑身抽搐,鼻血横流。

  好不容易硬朗了几日的身体,又一次难以下床。

  景昭帝醒来后便被御医告知,再难人道。

  景昭帝龙颜大怒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惊慌。

  因为失去繁衍能力的男人,是不能做皇帝的。

  天子不能人道万不能传出去,所以他才没有急着迁怒。他盘算着先将苏云苓骗回上京再用她的心头血偷偷医治。

  所以他有了隐疾一事,除了那名御医外就只有苏云苓知道。

  只是景昭帝的突然病重,又让表面平静的上京,开始暗流汹涌。

  三皇子暂代朝政的同时,已经在大力扶植自己的势力,并将那些不听话的一一铲除。

  因为在他看来,景昭帝定然熬不过这个春季了,马上就将是他的天下。

  肃王靠着手里的金矿招兵买马,半年内便将兵力扩充了三倍。已经完全具备了与景昭帝分庭抗礼的资格。

  既然知道景昭帝想要他的儿子做人质,自然不会傻傻将人送回去。

  所以,他抗旨了。

  就此,肃王与景昭帝正式撕破脸……

  上京,傅绾书半夜收到苏云苓的密信。

  她看后,连夜敲响了徐府的后门,见到了已经致仕的徐翰堂。

  她向徐家人简单讲述了上京即将大乱的消息。

  肃王起兵造反已成定局,苏云苓又掌握了景昭帝唯一的救命药。

  她拒绝给药,景昭帝说不定会迁怒到徐家,苏云苓的意思是让徐家即刻离开上京,以免被景昭帝胁制。

  徐翰堂没料到自己有生之年肃王竟然真会造反,想到愈发昏庸的景昭帝,和众望所归的肃王。

  考虑到一家老小的安危,他决定听从苏云苓的建议,携眷秘密离京。

  在徐家离开上京的第三日,景昭帝果然派人去了徐府,试图用徐家人的命挟制苏云苓老实回京。

  但最后却发现徐家早已人去楼空,而在朝当值的徐家兄弟也纷纷告了两月病假。

  景昭帝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气得当时就吐了一口老血,然后便气息奄奄的下令讨伐反贼肃王。

  傅绾书早已悄悄在城南置办了一套三进大院,又秘密雇了二十来个年轻力壮的护院。

  开始囤粮囤药,做好三个月不出门的准备。

  “娘……我们今晚就搬家吧!”

  邱氏正在缝春被,抬头不解地问:“住得好好的,怎忽然要搬家?”

  “上京就要不太平了,我们得换一个安全的地方……”

  吃晚饭的时候,她便让家人都去收拾东西,他们要尽快搬走。

  “上京要乱了,继续住在这破院子里不安全了。”

  一大家子个个都是一脸困惑,现在好不容易日子稳定了下来,怎么又要打仗了呢?

  傅寒现在在一位三品大员府上为其子做授课先生,他原本就富有才名,所以有人愿意为了他的才学铤而走险。

  傅庭安则在上京最大的典当行做账房,兄弟二人每月挣的银子已经能支撑全家的花销了,但也仅此而已。

  “可是我们手里也没有多余的银子重新置办宅院啊!”傅三婶一脸为难,其他人也面露难色。

  “放心,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吃完饭我们就搬。”

  一家人面面相觑了一番,各自扒着饭,心情都分外复杂。

  饭后他们开始收拾包袱,由于之前被没收了家产,他们各自都没有几件好东西傍身。

  但过了这段清贫的日子后,往日那些奢靡的坏毛病倒是都戒了,搬家的时候什么都舍不得扔。

  一家子各自带着满身行囊出现在大门前时,就见门外已经停着好几辆马车在候着了。

  傅绾书知道景昭帝现在分身乏术,可没心思再盯着她傅家了,所以适当高调一些也无妨了。


  (https://www.xxqianqian.com/3421/3421811/1111096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