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 第193章 及时雨宋江

第193章 及时雨宋江


夜色渐浓,宋江风尘仆仆,终于抵达梁山。那八百里水泊,在皎洁月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恍如英雄豪杰心中的壮志豪情在闪烁。宋江伫立水畔,一股难以言表的感慨涌上心头。

  他回眸远望,那已被齐军所控的山东,心中不禁一阵怅然。

  他,宋江,曾一心报效朝廷,却落得郁郁不得志的下场,终究还是选择了投奔这梁山泊。

  梁山之上,灯火辉煌,聚义厅内人声鼎沸。闻听宋江到来,梁山众头领纷纷前来相迎。晁盖大步流星,走至宋江面前,一把将其抱住,激动地道:“兄弟,我日盼夜盼,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宋江亦是激动万分,紧握晁盖之手,道:“晁盖哥哥,宋江已决意投奔梁山,与诸位兄弟共谋大业!”

  此时,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林冲等梁山豪杰亦围上前来,纷纷向宋江致以敬意与欢迎。

  阮小二拍着宋江的肩头,豪爽地笑道:“宋大哥,你可算是来了!咱们兄弟可是盼你好久了!”

  阮小五则面露兴奋之色,道:“有了宋大哥的加入,咱们梁山泊定能愈发兴旺昌盛!”

  阮小七则俏皮地眨了眨眼,说道:“宋大哥,往后咱们便可一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了!”

  刘唐亦走上前来,他那张粗犷的脸庞上露出了真挚的笑容:“公明哥哥,你在江湖上的名声可是如雷贯耳,有你的加入,咱们梁山泊的实力必定更上一层楼!”

  林冲则静静地立于一旁,他那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对宋江的敬佩与期待。他缓步上前,郑重地说道:“公明哥哥,你的到来实乃咱们梁山之幸。”

  宋江为众位豪杰的热情所感动,他眼中含泪,激动地说道:“诸位兄弟如此看重宋江,宋江定不负众望!”

  众豪杰齐声应和,声震云霄。

  聚义厅内,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梁山豪杰们团团围坐,酒肉满案,言谈间尽是天下风云。晁盖高举酒碗,声如洪钟地对宋江道:“贤弟,如今天下纷扰,朝廷失道,百姓遭殃。”

  “我与你何不联手,共谋大事,以解民倒悬之苦,重振天下雄风!”

  宋江放下酒盏,沉吟半晌,乃问:“兄长,此等伟业,该从何处着手?”

  晁盖伸手一指地图上三处,朗声道:“当今天下,宋、齐、隋三国鼎立。”

  “我等身处齐国疆域,依我之见,不妨由此地开始,联合齐国,以图霸业!”

  宋江闻言,微微一笑,摇头道:“兄长所言差矣。”

  “齐隋二国,虽割据一方,然终非正统。”

  “彼等反贼之行径,岂能与我等相提并论?”

  晁盖闻言皱眉,疑惑地问道:“贤弟何出此言?”

  宋江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然后慷慨陈词:“当今天子居宋,名正而言顺。”

  “齐王武百,本为朝廷子民,因朝廷失政而起兵反叛。”

  “隋王隋择,亦曾是朝廷命官,因受武百蛊惑而揭竿而起。”

  “此二人虽暂时割据一方,然其底蕴不足,难以持久。”

  晁盖听罢,默然沉思。他心知宋江所言非虚,然心中犹有不甘。

  他猛地站起,道:“即便如此,我晁盖仍欲率领梁山兄弟,共图大业!若不从齐国开始,又当何去何从?莫非要我等永守梁山,做一世草莽英雄乎?”

  宋江亦起身,轻拍晁盖之肩,缓缓道:“兄长误会了。”

  “我并非要大家永守梁山,只是欲成大事,必须谨慎行事。”

  “我等不可盲目跟从,更不可与反贼为伍。”

  “我等所谋,乃是为民除暴、振兴天下之大业,而非为了一己之私,葬送兄弟性命。”

  晁盖闻之,心中豪情稍敛。他深知宋江之良苦用心,亦知自己先前想法过于冲动。他深吸一口气,道:“贤弟所言极是,为兄先前确是过于急躁了。”

  “那么,依你之见,我等该如何行事?”

  宋江微微一笑,道:“兄长,我等首要之务,乃是增强自身实力。”

  “唯有足够强大,方能在乱世之中立足。”

  “其次,需密切关注天下局势变化,伺机而动。”

  “最后,务必坚守正义之道,不为权势所诱,始终恪守我等初心与使命。”

  晁盖闻罢,点头称赞不已。他深情地望了宋江一眼,感慨道:“贤弟真乃我良师益友也!有你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宋江笑道:“兄长过誉了。”

  “既然结为兄弟,自当同心协力、共谋大事。”

  “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必定能够成就一番伟业!”

  吴用此时拈须微笑,接口道:“列位兄弟,以吾之见,莫如先取齐地,占据山东。”

  “吾闻山东在齐王武百治下,百姓富饶,若得此地,可为我等提供充足粮饷,成为我梁山之坚实后盾。”

  林冲闻言,面有忧色,沉吟良久,乃道:“吴学究之言,虽有其理,然吾等目前仅有八千之众,如何能与齐国大军相抗衡?”

  宋江闻言,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之光,缓缓而道:“林教头所虑甚是,然我等或可借朝廷之力以成此事。”

  刘唐闻言,拍案而起,大声道:“正是!前些日朝廷使者曾至,何不乘此机会与之联手?”

  宋江转首望向晁盖,问道:“兄长,闻听前些日朝廷有使来访?”

  晁盖点头,神色凝重地答道:“确实如此,高俅曾派人至此,欲说吾等在齐国起事,并许以朝廷支持。”

  “然吾心觉朝廷有坐收渔利之意,故未敢轻诺。”

  宋江听后,沉思片刻,乃道:“既朝廷有此意,吾等不妨试与一谈,或能共谋齐国,各取所需。”

  林冲皱眉道:“虽如此说,然吾等实无与朝廷谈判之资本,恐难以成事。”

  宋江听后并未气馁,鼓励道:“林教头,实力可积,机会难遇。朝廷既有此意,便是天赐良机。”

  “吾等岂可因惧而失之?”

  晁盖亦点头赞同:“贤弟所言甚是,吾等不妨一试,与朝廷谈判,看能否达成共识。”

  吴用亦附和道:“正该如此,借此机会向朝廷展示吾等诚意与实力,或能争得朝廷之助。”

  于是,在宋江与吴用之劝说下,梁山好汉们决议遣使前往朝廷谈判。

  他们希冀借助朝廷之力以对付齐国,从而成就一番霸业。

  经过一番细致筹备,梁山使者终启程前往朝廷。

  梁山派出的使者,竟是头领宋江亲自出马,可见此次谈判的重要性。

  宋江,这位被众人敬仰的江湖大佬,此刻肩负着梁山的希望,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然而,宋徽宗赵佶并未让宋江入宫,而是委派了高俅,这位权势滔天的太尉,在宫外的回春楼接见他。

  回春楼,这座平日里热闹非凡的酒楼,此刻却显得庄重而肃穆,仿佛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高俅早已在回春楼等候多时,他端坐在雅间之内,神态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而宋江的到来,无疑为这场会谈增添了几分紧张与期待。

  宋江踏入回春楼,一眼便看到了高俅。他连忙上前,深深一礼,道:“宋江见过太尉大人。”语气中满是恭敬与谦卑。

  对于宋江而言,这次会谈不仅关乎梁山的未来,更是他实现归顺朝廷梦想的关键一步。

  高俅微微一笑,示意宋江入座。

  他默默打量着这位江湖上声名赫赫的英雄。

  然而,作为朝廷的太尉,他必须保持冷静,不能让个人情感影响到这次会谈的结果。

  “宋头领,你今日来此,所为何事?”高俅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

  宋江深吸一口气,正色道:“太尉大人,宋江此次前来,是希望与朝廷达成共识,共同对付齐国。”

  “我梁山好汉虽在江湖上有些名头,但终究难成大事。”

  “唯有归顺朝廷,方能施展抱负,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高俅眉头微挑,沉声问道:“你们梁山到底有多少兵力?”

  宋江恭敬地回答道:“回高太尉,梁山目前共有八千精锐之士,他们个个英勇善战,时刻准备着为朝廷献身。”

  “只要圣上一声令下,我们便会全力进攻齐国反贼,绝不退缩。”

  高俅闻言,不禁冷笑一声,说道:“你们只有区区八千兵,怎么与齐国抗衡?要知道,我朝廷几十万大军都曾败在齐国手中。”

  宋江神色坚定地说道:“我们梁山二郎,哪怕只有八个人,也会与反贼战斗到底。”

  “人数虽少,但我们的勇气和决心绝不打折。”

  “只不过,目前我们的军械装备确实不足,这限制了我们的战斗力。”

  高俅听后,沉吟片刻,说道:“宋江,你们梁山身处齐国之中,我们想要援助你们也是力不从心。”

  “你们的情况,我确实了解,但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

  宋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他并未放弃,而是继续说道:“太尉,齐国占据山东,而隋国则占据了河北大半。”

  “河北若不能夺回,对朝廷来说无疑是心腹大患。”

  “依我之见,我们可从山东出兵,直奔河北,朝廷只需派兵响应,我们便可形成夹击之势,共同对付反贼。”

  高俅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问道:“你有多大把握能出山东?”

  宋江坦言道:“实不相瞒,把握并不大,一成不到。”

  “但不试试怎么能知道结果呢?我们梁山二郎从不怕困难,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全力以赴。”

  高俅听后,沉默了许久。最后,他缓缓说道:“好,既然你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那我就派兵五万攻隋。”

  “希望我们能携手合作,共同对付反贼。”

  宋江听后大喜过望,连忙躬身道谢:“多谢太尉支持!我们梁山儿郎定不负所望,竭尽全力与朝廷并肩作战!”

  高俅离开回春楼后,匆匆赶回宫中,准备向皇上赵佶禀报与宋江的会面情况。当他抵达皇宫时,得知皇上正在宫中作画,于是他便前往画室觐见。

  轻轻推开画室的门,高俅只见赵佶正全神贯注地挥毫泼墨,一幅美人图已初见雏形。高俅不敢打扰,静静地等待皇上画完。

  终于,赵佶停下了笔,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此时,高俅才走上前去,恭敬地跪下,朗声说道:“臣,高俅,见过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抬头看到是高俅,微笑着示意他平身,然后指着画中的美人问道:“爱卿,来看看朕画的美人如何?”

  高俅站起身,走到画前仔细观赏。

  只见画中的美人眉清目秀,婀娜多姿,仿佛要从画中走出来一般。

  他连忙拍马屁道:“圣上画技高超,这幅美人图真是栩栩如生,仿佛天下美女都黯然失色。”

  “臣看了都觉得心动不已,更何况是圣上您呢?”

  赵佶听了哈哈大笑,显然对高俅的夸赞十分受用,他示意高俅坐下,然后问道:“爱卿此来有何要事禀报?”

  高俅眼见赵佶心情不错,便趁机进言:“圣上,臣有一计,若实施得当,可一举平定齐隋二国。”

  赵佶闻言,双眼放光,急切地说道:“爱卿快快讲来。”

  高俅微微一笑,开始详细阐述他的计策:“圣上,山东梁山那里兵多将广,一心报效朝廷。”

  “他们早就看不惯齐王武百的作风了,决定在齐国造反。”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他们合作,里应外合,一举拿下齐国。”

  赵佶听后,面露难色:“可是,我们刚刚和齐、隋签订了三国联盟抗辽条约,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国际纷争?”

  高俅却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条约是死的,人是活的。”

  “如今我们已有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与梁山兵马里应外合,必能大获全胜。”

  “至于条约,事后我们可以再与齐隋两国协商,相信他们也会理解我们的做法。”

  赵佶听后,陷入沉思。他知道高俅的计策虽然冒险,但一旦成功,收益也是巨大的。而且,他也对梁山的实力和忠诚有所耳闻,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高俅见赵佶心动,继续说道:“圣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平定齐隋二国。”

  “这样不仅可以收复失地,还能增强朝廷的威望。”


  (https://www.xxqianqian.com/3335/3335562/1111095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