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木耳


看着这断木和银耳宋安心总感觉她是不是落下了什么事,断木,银耳,断木,银耳...银耳...银耳...木耳,木耳!?

  宋安心脑子突然一亮!猛的拍了一下脑袋,我说那黑黑的东西怎么那么熟悉呢,那绊倒她黑黑树木上长的是木耳啊!

  林丰年被他娘吓了一跳,投去了关心的眼神,卫婆子也赶忙问到孺人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宋安心摆摆手道:“没事,丰年,我们再上山一趟。”

  “卫婆子,你让安福安寿青山青风.....几个都来跟我们一起去山上。”

  到了山上宋安心就交代了一下让青山青风安福……一群人先去砍青冈木,树木要砍那种七到十年直径在十二到二十厘米的青冈树木。砍回来后还要放置几天进行剃枝,而后锯成一米左右的断木堆成井字形,用树叶稻草覆盖保持温度进行发酵..........

  接下来还要培育菌种,打穴接种,封盖,翻堆.......放置耳堂等等。

  而宋安心则带着林丰年来到了她绊倒的地方,她拿起那黑腐木上面一丛丛的黑灰色如同云片一样的东西正就是木耳。

  宋安心欣喜,没想到一天还能发现两种真菌类食物,她连忙将它们采摘下来。

  林丰年虽是不解但也是帮着她娘一起摘,他问道:

  “娘,我们摘这东西干啥啊?你咋这么高兴。”

  宋安心给他解释道:“这东西啊叫木耳,是一种吃的菜,很好吃的,回去让郑婆子做给我们尝尝你就知道了。”

  林丰年没想到这黑黑灰灰的东西还能吃,不过她娘说能吃那就错不了。

  宋安心又搜寻了下附近,发现这一片有不少枯木,上面都还长有木耳,大概这地方比较靠近深山,树木荫蔽一下雨潮湿,天暖温度又上升,因此木耳就冒发了出来。

  她和林丰年摘了不少背在背篓中就下山去了,他们将采好的木耳去放往膳房。郑婆子一见这半背篓东西眼睛都瞪大了。

  “这这.....孺人,大少爷你们在哪弄的这东西?!”

  郑婆子手指着哆哆嗦嗦问道。

  “就在山上采的啊,山上还有好一些,不过还没长好,要过段时间才能采摘。”林丰年随意解释道。

  郑婆子简直就要觉得晕过去了,“哎哟喂!这山上都是什么风水宝地啊,上午我听孙婆子说你们在山上发现了银耳,现在又有云耳,这云耳可是被选上京上的贡品啊。”

  “不过这品相不如北方的云耳是不能列为供贡品了,但也是金贵的,普通市面上也更是难见,只有那些富庶人家和达官贵族才吃的起了。”

  林丰年骇然,那白如雪莲的银耳也就算了,他没想到这黑黑灰灰的食物居然也如此金贵,他问道:

  “那娘我们还吃它吗?”

  宋安心心想原来这木耳在这时代叫云耳啊,而且还这么精贵,这东西可比银耳好种多了,还能收好几茬呢,她开口道:

  “吃,当然吃!以后我还要让你们想吃就能吃到。”

  ——————

  宅院的书房中,宋安心正在写黑木耳的栽培营养块的配料:木屑八成,米糠二成,石膏粉一层........

  “娘,我看这云耳和银耳都是长在树木上的,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种银耳的法子种这云耳呢?”林丰年在一旁问道。

  宋安心吹干墨水,很是满意,嗯,看来她最近这毛笔字练的还不错嘛。

  林丰年看他娘这样子,探过头去瞅了一眼。

  林丰年:“......”  娘的字还是一样“肆意纵横”。

  宋安心没立刻接林丰年的话,而是问道:“丰年,菌菇房的菌菇现在情况如何?”

  林丰年对他娘突如其来的转话愣了一下,但也还是一五一十对他娘道:

  “床土经过我的一些改进现在只要下菌种后半个月就可以出菌了。我们的菌菇长得好,酒楼那边都很喜欢,只不过我们只有两间房培育菌菇,鸭蛋坊那边招了新工人后又加了好几家酒楼进行供货,这些酒楼也想要我们的供货菌菇,还有一些菜肆也想从我们这进货,但我们现在的情况提供不了这么大的货量。”

  宋安心点了点头道:“那现在价格没有冬季这么高了吧?”

  “是,娘,春天正是菇子长的季节,自然价格会降下来,像是最贵的羊肚菌之前能卖八九十文一斤的高价,现在只能卖六十文一斤了。”

  林丰年想想又道:“娘,我觉得我们可以扩建菌菇房,虽是往后天气暖和菌菇越来越多,不过我们的菇子品相好,又是挑了几种好的品种菇子种,别人自然会优先选我们的菌菇,价格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天气暖和起来了,我们也可以晒干菇。”

  宋安心听了点点头道:“丰年,菌菇房就由你来负责扩建,放银耳的耳房也要建,银钱的话你直接找梅子拿就是。”

  “娘,那云耳呢?不需要给它找场地吗?”林丰年问道。

  宋安心摇摇头:“刚刚你问我为什么不用种植银耳同样的法子去种云耳,那是因为云耳比银耳好种更容易出菌,用断木的话不仅大材小用而且只能收一茬,而用栽培块就能收三到四茬,而且用栽培块也比较简单,村里人也更容易上手。”

  “娘,你要给村里人种?”林丰年讶异道。

  宋安心细细说道:“准确来说是给林家村作坊种,我们家要弄菌菇还要种植银耳,土豆辣椒也都需要你看着,再着手这云耳的话我怕你顾不过来。将这营生分出去我们家也不需要这么劳心劳力。

  而且,只有集齐村里的力量才能实现大面积的种植,林家村作坊也是时候该添一项新的集体营生了。”

  “丰年,这木耳栽培块制作和菌菇培养基方式差不多,还有菌种的培养,到时候还得你多去林家村作坊指导下。”

  林丰年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他要看建房子还要种植新作物,以及还有田地里的事,确实是忙不过来了,给村集体他们家也会有分成,这样不仅村里人会有新的进项他家确实也会劳心省力些。


  (https://www.xxqianqian.com/3323/3323959/1111089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