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过河卒在线 > 第一百零二章 一拳之事

第一百零二章 一拳之事


佛门作为当年事实上的战败一方,仙物数量是远不如道门的,就更不用提造物一类的手段了,概而言之,双方在底蕴上存在巨大差距。

        所以道门这边能够保证每位正式在编的仙人基本人手一件仙物,习惯了道门的财大气粗,总会觉得拥有仙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并非如此,佛门就比较难说。

        不过萧和尚作为佛门的“里子”,自是不同,还是有些压箱底手段。只是类似“希瑞经”,副作用巨大,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萧和尚宁可任务失败,也不愿意使用。

        只是如今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萧和尚这才不得不用。

        萧和尚取出一串念珠。

        正如道门有过大修房中术的黑历史,佛门同样如此,以人为材料炼制法器的事情,多有发生。如今已经被禁止,不过以前炼制的还是被保存下来。

        萧和尚手中的这串念珠类似于“希瑞经”,就连材料都十分相像。希瑞经是以抄写员的人皮制成,这串念珠则是以佛门高僧的舍利制成。

        使用之后便可获得高僧生前留下的修为,这也算是灌顶之法的变相应用,是道门之人学不来的。

        不过副作用之一是有损自身根基。或者用西洋人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灌顶得来的修为会“污染”自身的修为,导致自身的修为不再精纯。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副作用之二,为了能够重复使用,而不是像齐玄素那样把舍利当成消耗品,在炼制过程中会又用了很多炼制人皮人骨法器的特殊手段。

        使得这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业力,这才是要人命的东西。就拿库库尔坎这位羽蛇神举例,准一劫仙人的修为都因为业火而死,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萧和尚很忌惮使用这件特殊的佛门仙物。

        不过现在顾不得那么多了,萧和尚将念珠套在手腕上。

        立时便有一股无形无质的怪风环绕萧和尚身周,虽然不见飞沙走石,也不见天地色变,但是驱散不掉,消灭不了,袭上身来,一时六贼具动,所见、所感、所知、所思,皆是飘摇动荡,无常无定,不知身在何方,不知身为何人。

        此乃业风。

        风是雨的头,风助火势,业风则是业火之始。

        即使高高在上的诸天神佛,被业风一袭,也要引动无明,再起业火,便要陷入衰劫而身陨。

        换而言之,这就已经是萧和尚所能控制并承受的极限了,再继续催动念珠,固然得到的修为更多,可业风就要化作业火,立死当场。

        就算不引动业火,此法也不可多用,因为被业风吹袭过多,会提前引发天人五衰。

        使用此等仙物,犹如饮鸩止渴。

        萧和尚的气势开始节节攀升,本已是强弩之末,转眼间便恢复巅峰。

        这还是萧和尚有意留手,若是萧和尚不顾一切,拼着业火焚身,他甚至可以提升到准一劫仙人的修为,那就是玉石俱焚的做法了。

        反倒是林元妙的情况不是很好,他先前之所以要用小聪明,就是因为久战不利。此时没有能拿下萧和尚,“希瑞经”的效果正在开始衰退。

        林元妙大为恼怒:“好贼秃,竟然使用这等丧尽天良的手段!”

        倒不是林灵素本人道德感多么强烈,主要是当年与佛门论道抢占道德高地落下的病根。

        局势再一次逆转。

        萧和尚要在齐玄素抵达之前先解决掉林元妙。

        “阁下似乎对佛门颇多偏见。贫僧的职责便是将阁下这类人彻底抹去。”

        话音落下,萧和尚再度出掌。

        每出一掌,都会留下一只完全真实的黄金手掌。

        一掌挨着一掌,不动如山,好似铜墙铁壁。

        很快,萧和尚便层层叠加了千余手掌。

        然后萧和尚双手往前一推,这道完全由金色手掌组成的墙壁便朝着林元妙平移过来。

        而且在朝着林元妙层层推进的过程中,金色手掌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林元妙不退反进,同样伸出双手,直接撑住了这道铜墙铁壁,与林元妙双掌直接接触的金色手掌不断碎裂开来。

        不过下一刻总有新的金色手掌补上原有位置。

        此时的林元妙并不清醒,明显该退的情况下,他偏偏不退,要跟萧和尚正面角力。

        萧和尚已经恢复巅峰,林元妙的修为开始衰退。

        一进一退,林元妙自然不是萧和尚的对手,开始节节后退,哪怕林元妙连铁山靠都用上了,仍是止不住退势。

        林元妙发出一声怒吼。

        无数金色手掌发出一阵连锁微颤,仿佛敲击编钟。

        但是不影响大局,整体上还是在稳步推进。

        林元妙再次变成双手平推的姿势,双臂之上青筋暴起,仿佛潜藏了两条蛟龙,可仍旧抵挡不住,终是被近乎无穷无尽的金色手掌淹没。

        也就在这时,齐玄素终于赶到了。

        他的出场方式非但没有道门仙人的出尘飘逸,反而更像是魔头出世,只见得黑雾滚滚,遮天蔽日,远远就能看到一道浓重的黑线自天际尽头迅速蔓延过来。

        反倒是出手之间金光涌现动辄大日光明的佛门中人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正义之人。

        萧和尚不再去看气息逐渐衰落的林元妙,转身望向迅速弥漫了大半个天幕的浓重黑雾。

        这是萧和尚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位名震天下的年轻人。

        这便是被寄予厚望的八代大掌教候选人吗?

        果然厉害。

        就连无识法王也奈何不得他。

        只是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连续战胜两名仙人。

        如果齐玄素真有这样的本事,那么他现在就可以登基,岂不是更方便?

        也许齐玄素觉得自己是来收拾残局的,可在萧和尚看来,却有自投罗网之嫌。

        不过这个推断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齐玄素的确凭借一己之力。

        事实上,齐玄素从来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做到这些,这是集体的力量。

        这个看似细微的偏差,十分要命。

        很快,齐玄素乘着老殷先生所化的黑雾来到了战场上方。

        经过一番激烈交手之后,此地已经是一片狼藉,虽然是会吞没一切的沙海,但一时片刻之间也不能完全复原,萧和尚就站在一片坑洼沟壑之间,业风不可见,只见得金光璀璨。

        萧和尚自有一股豪气。

        如果不是被佛门收入门下,也许他会成为江湖大豪一类的人物。

        可就算被佛门约束压制本性,萧和尚也算是不改本色。

        此时他面对齐玄素,不再用掌,而是握紧双拳,已经准备好要用拳头送齐玄素一程。

        早在萧和尚还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有关澹台云的故事。

        当年逐鹿中原,西道门出局,不得不离开中原,一路向西,曾与西域佛门有过交手,圣君澹台云以一己之力对抗西域佛门众人,一拳之下,无有抗手。

        佛门把这个故事普及开来,并不是要宣传澹台云的武勇,而是要凸显道门对佛门的压迫,虽然嘴上唱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但实际上要培养佛门新一代弟子对道门的仇恨。

        萧和尚听完这个故事之后,第一反应并不是痛恨,而是向往。

        他从练拳的第一日起就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澹台云那样。

        天地何用?我一拳打出,便苍天在上。

        萧和尚开始蓄势,争取出力十二分,力求一拳击毙齐玄素。

        不管齐玄素有什么谋算手段,不过是一拳之事。

        蓄势完毕,萧和尚没有半句废话,双脚发力,一跃而起,身形急速上升。

        两人已经齐平。

        萧和尚戴着念珠的右手高举,五指握拳,虽然佛门不讲究身神,但整个拳头已经被金光充斥,不掺杂丝毫杂质。

        无数光线受到牵引,悉数汇聚到萧和尚的拳头上,大放光明,其他地方随之变得黯淡无光。

        大日光明拳。

        萧和尚金刚怒目,仿佛举着一轮耀日。

        一拳轰出。

        他整个人仿佛一个巨大光球,直奔齐玄素而来。

        甚至萧和尚知道齐玄素拥有“长生石之心”,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随着齐玄素地位越来越高,更多曝光在众人视线中,这么多人仔细研究齐玄素,很多端倪是藏不住的。比如齐玄素在万象道宫时期的资质平平,后期的突飞猛进,东华真人在拜师礼上送给齐玄素的“玄玉”,以及不止一个对手想要击穿齐玄素的胸口反而栽了跟头。

        这些蛛丝马迹都能让佛门大概推断出一个真相。也许佛门并不知道“长生石之心”,但佛门肯定知道“长生石”,毕竟“长生石”的历史更为久远,萨满教也有相关炼制方法,更重要的一点,佛门曾经是道门反抗儒门的盟友。

        那么这就够了。

        就连天劫都无法毁去“长生石”,萧和尚还没自大到更甚于天劫的程度,所以他这一拳并没有瞄准齐玄素的胸口,而是直奔齐玄素的脑袋而去。

        你有一颗“长生石”藏在胸口,脑袋里总没有“长生石”。

        既然没有“长生石”,那么如何受得我这一拳?

        萧和尚要让齐玄素步陈争先的后尘,最后只剩下一具无头的尸体,然后让张月鹿就近给她男人收尸,省得奔丧。

        这满地的坑洼沟壑,也省得挖坟了。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

        死亡之海,这个名字好得很,好得很呐!


  (https://www.xxqianqian.com/3174/3174123/6667720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