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对策


第562章  对策

        三省六部冒雨火速来到麒麟殿。

        汉武帝已从后宫转移到了麒麟殿。

        三省六部高官噤若寒蝉的站在大殿两侧,等兵部尚书刘屈氂将东南大败的事告知众人后,所有人都恐慌了。

        大汉在东南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和兵力,居然短短的时间,就彻底被攻破了!

        本来王恢被调东南,他们想着怎么也能挡一段时间了,可谁又能知道,王恢就这么惨败的铩羽而归了?

        这实在令人太震惊了。

        田千秋沉思了许久,才出列分析道:“刘尚书,弄清楚了没有,卫青究竟如何打败王恢的?”

        纯军事战争对垒赢了王恢,也不至于让王恢一军主帅死亡,而且卫青自从南越出来,就没失败过,基本都是一路碾压过来的,这已经不能单独的说明卫青是军事上的强大了。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事是碾压一般的存在,不然不会如此一路平推。

        归根结底,田千秋还是比较沉稳的,事情已经发生,东南已经战败已成事实,想扭转不可能,只能总结原因,然后继续再战。

        刘屈氂沉思了片刻,才道:“按照士卒回来的消息称,卫青的大军中,有十门类似铁筒的东西。”

        “能长距离发射弹药,爆炸威力极其强大。”

        “类似于加强百倍的震天雷,骑兵团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刘屈氂将红衣大炮的细节一点点给众人介绍,整个大殿不断充斥着倒吸凉气声。

        就连汉武帝都忍不住震撼的看着刘屈氂。

        “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

        汉武帝双拳紧握,难怪卫青能一路横推!

        听到这种武器,所有人都脸色惨白,这样不对等的武器装备,如何战争?

        田千秋咬咬牙,对汉武帝道:“陛下,凡武器终归不能左右战场,初震天雷威力如此巨大,大汉依旧在西北和川蜀战败。”

        “如此强大的武器,只能定点爆炸,只要绕开爆炸点,等到短兵相接的时候,比拼的依旧是近战能力。”

        “此前我们不知晓对方武器威力,所以吃亏,现在既已知晓,那就该做好战术安排,而不是现在长吁短叹!”

        田千秋一语点醒梦中人!

        是啊,现在担忧害怕有什么用?绝望有什么用?

        那不如直接长安投降了?

        大汉这么多军队,想解决这件事并非不可能,就如田千秋说的那样,一旦到短兵相接的地步,未必不能取得胜利。

        况且大汉在北疆储备的兵力还有百万之多,提前将这些事告知自己的主帅,让他们做好应对之举,未必就没有赢的机会!

        汉武帝重拾信心,对田千秋更加倚重,相较于田千秋而言,刘屈氂就显得有些愚钝。

        刘屈氂眯着眼,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田千秋,心中暗暗将田千秋给记恨上了,他抱拳道:“陛下,田大人此言非虚,臣惭愧。”

        “臣这就去通知北方诸统帅,让他们随时做好战争之准备。”

        汉武帝点了点头,对刘屈氂道:“尽快安排。”

        <div  class="contentadv">        “如今北方暴雨,南方大部分土地皆都失去,南方税收紊乱,国家财政凋敝,下一场战争关乎关中安危。”

        汉武帝沉默了一下,道:“务必要在关中外组织好一场战争,给朕只许胜不许败,否则主帅定斩不饶!”

        汉武帝现在也是真着急了,南方已经失去这么多土地和财产,若是再不打赢一场战争,未来该怎么办?

        真要等对方兵临长安城下吗?

        这一次不管付出多少兵力,汉武帝都要势在必得,必须要赢下一场战争胜利,稳定军心!

        只是……大汉现在已经没有名将可用,这些年汉武帝就没注重培养过后世的人才。

        能拿出手的名将已经没有了,谁能扛起大梁,谁能对抗卫青呢?

        就算卫青失去了红衣大炮,他们也未必是卫青的对手,听到卫青的名声就未战先怯了。

        要投入多少的兵力,才能和卫青接近二十万大军对抗呢?

        北方百万雄师,西北要有兵力,川蜀要有兵力,辽东要有兵力,各地方维稳要有兵力。

        能拿出来的至多不过五十万兵力。

        五十万兵力挡住卫青进入关中。

        退一万步说,长安周边还要布防兵力。

        看起来大汉的兵力充沛,但分配下来又会觉得捉襟见肘。

        汉武帝一时间有些忧心忡忡,只希望这次能挡住卫青进入关中。

        若是进入关中,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

        从东南到中原的距离不算太远,卫青既定的计划是从东南一路到中原,在中原修整调整战略,占据中原,俯瞰关中。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卫青选择的既定战略路线,和后来李世民夺取长安的战略路线几乎一模一样。

        大军没有在东南停留,在东南获取财富和粮食后,大军便直奔中原挺进。

        一路无言,大军火速开拔,也索性南方没有出现北方的大暴雨,抵达中原后,中原百姓几乎夹道欢迎,一路上也没遇到任何抵抗,东南的官府十室九空,当听闻卫青大军抵达中原后,这些官府早就收拾细软落荒而逃。

        废话,朝廷都不管他们的死活了,他们自己负隅顽抗有什么意义?

        还不如将中原全部交出来,最不济回到长安禀告卫青兵力太强,他们守不住,反正一路上几乎所有官府都是如此,谁还敢抵抗?

        而且朝廷昏聩,指望地方出几个好官英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全部都是一群贪生怕死之辈。

        卫宁的大军以中原为根基,俯瞰关中,暂做休整,养精蓄锐,补充粮草,等待时机,一举入侵长安,一鼓作气!

        ……

        远在南越。

        征西也时刻关注着这一场战争的动态,当听闻卫宁短短不过半年时间,一路控制南疆、东南、中原,征西吃惊的已经不知该说什么了。

        太快了!一路势如破竹,攻破长安只是时间问题,尤其让征西关注的是卫宁研发出来的红衣大炮的武器,威力实在过于巨大,单听都骇人听闻!


  (https://www.xxqianqian.com/3139/3139001/11438656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