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物理(七)


诸葛亮可不在意别人说什么,他很享受被老婆关爱的感觉。

黄月英也是,她其实还挺享受这样的日子的,倒不是自己负责赚钱养家,诸葛亮负责貌美如花。

而是很享受这种被寄予厚望的感觉,也没有人居高临下的指指点点,材料不限量供应,不需要考虑来源问题。

曹操是黄月英见到的最好说话的“甲方”了,甚至想在再做几个项目。

诸葛亮的脑袋搭在黄月英的肩膀上,偏头还没多看几眼手稿,他本人就被一个工匠拽了起来。

“诸葛先生,我们这批火药又做好了,什么时候开始炸”工匠把人拽起来之后,又是一副低眉顺眼的老实人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刚刚是诸葛亮自己站直了身子的。

耳聪目明的诸葛亮听到了四下里传来了好几声憋笑声,现场一整个的“工匠苦诸葛亮久已”的状态。

不过,诸葛亮倒也不是没用,这个人算安全距离一绝,本来他们都以为这是什么占卜之道,从天书上懂了力之后

更觉得是占卜了,倒是觉得诸葛亮能配得上黄月英了,勉强能配得上这么厉害的黄月英吧。

表格的好自然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不过天书收拾东西之后决定下播的时候,还是有人没忍住问了关于“高考”的问题。

隋文帝杨坚高考,是和科举差不多的东西吗

唐太宗李世民考的是什么呢生物、化学这些吗

明太祖朱元璋分区考什么呢都考一样的,那还有用吗江浙要不要要求严格一点

好啊,原来江浙考试这么难的源头就是你啊,朱重八

江思瑶看到朱元璋的话,恨不得梆梆给他两拳,还严格点,可恶,你受的创伤还没治愈啊株连九族就已经很可怕了,还要祸及后代子孙,可恶啊。

气倒是气,江思瑶也知道了这些人想要了解的是什么。

特别是这个问题是杨坚问出来的,就给人一种,回答了之后,会被采纳,用来改良科举。

太配合了这群人,不知道是不是私底下有小群配合过,怎么能这么迅速地一个人起头,其他人迅速跟上的。

江思瑶也很配合,毕竟高考嘛,没什么不好讲的,她甚至能讲的更多。

高考嗯,我可以从我三岁开始,虽然小时候就没怎么努力过,但是也是学了不少东西的,幼儿园上的双语,录取也有条件,算是从小孩子就开始卷。妈妈说我刚读幼儿园的时候,是班里比较笨的小孩,别人都能用多国语言打招呼了,我连汉语都不利索,要不是有我的小姐妹带着我,都怕我走丢。

以前我觉得是骗我的,现在感觉,说不定真是,三岁熟练交流,直接赢了我这种小傻子一大圈。

在晚清的时候,华夏出现了最早的幼儿园,当时还叫做蒙养院。

不过,我说这个,不是说三岁已经可以开始卷起来的意思啊,我绝不是这种人。

毕竟咱们是有从小培养小孩的传统的,三岁熟读三字经的对吧,也是可以学一下各国语言的,多学一点,也能多条路不是吗

不过,也可以劝皇帝往外扩张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秦始皇不会怪你学不会大英帝国的语言,秦始皇只会怪自己没有统一世界。

“确实,父皇只会怪自己没有打败那个什么大英帝国。”扶苏听到天书的这句话都要笑晕过去了,当着父皇的面无声大笑,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来,但是动作前仰后合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笑一样。

嬴政脸都黑了,虽然又是天书在夸自己的话,但是面前这傻大儿能不能表现得收敛点,这种也太欠揍了。

不行,一定是扶苏的套路,嬴政本想骂两句,毕竟御前失仪,给个处分都够了,转念一想,最近公务繁忙,不能让扶苏有休息的机会,果断转移话题。

“行了,别笑了,蒙毅最近频繁请战,你有什么头绪吗”

嬴政倒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只不过,他觉得冤有头债有主,蒙毅不是这种战意澎湃,最主要是不是这种会违背他意愿的人。

按照常理,在第一次被拒绝之后,蒙毅就该不再上书了,但是没想到这次他愈挫愈勇,竟然每次被拒都完善自己的上书。

已经从最开始的,分析为什么要去打匈奴,到了现在的打匈奴需要多少人多少粮草,最慢需要多久了。

这是怎么了

嬴政在前几天听到天书说元朝占地面积最广,是匈奴的后人之后,倒也是夸了几句勇武,但是也不至于这些人突然开始对匈奴的战意这么高昂吧。

这份这次的参与人必定超过了蒙毅、蒙恬二人,包不包括李斯,嬴政暂时没看出来,但是一定包括面前自己这个宝贝儿子扶苏。

嬴政想等扶苏自己开口讲他们的大计划,但是扶苏确实开不了口。

准确来说,这个计划并不是几个人的计划,父皇应该问有谁没有参加。

扶苏是有自己的班底的,准确来说,从商周开始,对皇子的教导就是比较严格的,毕竟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太子太傅这些职位了。

这些,一方面解决了人才的晋升渠道少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解决了太子无人可用的问题。

当然,太子敢不敢使唤这些在朝堂nei有权力的人又是另一回事了。

秦始皇没有皇后,自然也没有太子,但是扶苏依旧是他教导投入资源最多的孩子,嗯,胡亥的话。

即使有赵正书来佐证他是正常即位,但是一方面这书是孤证,是否是正史还存疑呢,另一方面,司马迁都找不到关于秦的更多旧闻,这书写得像是站在身旁的史官写的,每一句都有,偏偏是赵正书,不是秦皇不是嬴政,很怪。

话扯远了,身边除了赵高没有可用的人,胡亥这状态不像是会即位的标准,高低得给点兵马吧,那可是大秦,战争起家,对武将看得不比什么都重要。

扶苏的状态其实也不太像,更像是磨砺儿子,但是意外自己死得早了点。

原来的世界线,父子观念不太和,嬴政努力培养中。

现在的时间线,父子观念渐渐相符,但是扶苏自己又想申请出去锻炼了。

嗯,怎么不算是一种父子观念不合呢

主要还是因为,嬴政他夸了别人,这对于满朝的嬴政推来说,是多么悲惨的经历

怎么允许有别的“小妖精”在他们眼前上位的。

于是啊,李斯就撺掇了扶苏,想和扶苏一起去打一下匈奴,当然,不是他去,是他的儿子们。

不是李斯不把自己儿子的命当命,实在是现在大秦只有武将的晋升是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甚至有些缺文官。

但是,有完善的制度,没有仗打,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实在是有些难办的。

当然,打百越也不是不能把儿子们塞进去,现在不是有个更难的了吗

经过李斯这段时间的走访,听说就连在修阻拦匈奴的长城的人都积极了很多。

这个是从蒙恬嘴里知道的,他是修建长城的主要负责人,知道的自然也比他们多一些。

人总是有些爱民好利的,当知道未来的匈奴那么厉害之后,要不是民夫识字的少,他们都想在砌长城的青砖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了。

也不是没人刻,胆子还是有的。

对此,李斯还出了主意,在长城修好之后,立个碑,介绍一下都有哪些地方的人参与修建了。

一时之间,他的名声都好了很多。

可惜,那个主意被采纳了之后,出战匈奴的没被采纳,李斯还运用了自己长袖善舞的能力,找来了已经退休的王翦老先生参谋参谋,大家也没理出个所以然来。

对于他们的这些幺蛾子,嬴政了解地一清二楚,虽然他不说,但是他还是觉得冲动上头的战斗不可取。

先押着后议,不过,元朝的案例也是可以给大家学习学习的。

“元朝明明那么能打,就算国内有叛乱,难道他打不过吗”

嬴政像是闲谈一样,猛不丁地问了扶苏,扶苏迅速发挥了自己从年少被培养出来的答题能力。

“内乱,天书有说有内乱,如果是自己先乱起来的话,那么即使再强都会被别人趁虚而入的吧”

扶苏不确定,实际上他觉得只单是内乱,就把那个占据世界五分之四的大帝国给折腾没了,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又或者说是,孟子说的,民水,水能覆舟”扶苏想了想,补充了这点。

嬴政耶没有个正确答案,元朝究竟怎么灭亡的,就跟大秦是怎么灭亡的,没经历过的说出来的怎么能算是正确答案。

但是扶苏说的这两点,嬴政都很认同。

“大秦在我手上,保证不内乱还是能做到的,现在民心向着大秦的应该也有,你保持仁德的话,收拢民心不成问题。”

嬴政像是在上一对一的辅导班,他这个话让扶苏眼前一亮。

“那父皇,我能带兵去打匈奴吗”

“不行。”

答了题还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糖果”的扶苏,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垂头丧气的,又听到了天书说的三岁熟读三字经。

“是和李大人编著的仓颉篇相似的东西吧”扶苏没说赵高,倒不是捧一踩一,赵高现在在大秦的状态就是这样的,连扶苏这个有些中立善良的人,都不怎么搭理他的状态。

大秦这么大容易吗都是陛下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居然有人拖后腿孤立他

这也是赵高最近只能找胡亥一起“阴暗爬行”的原因。,,


  (https://www.xxqianqian.com/2997/2997070/1111104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