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小说全文阅读 > 69. 化学(三十三) 真不喝

69. 化学(三十三) 真不喝


像是刘邦这种天书举什么例子,就模仿来试试看的不在少数,特别是身体动的比脑子更快的那一类。

私塾里有小聪明的那类几乎是瞬间按照天书举得例子在做,让不少人看了笑话。

毕竟啊,他们可不比刘邦,做泗水亭长的身边大多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范增这个后来者除外。

当皇帝之后,别说原地躺下翻身了,就是当场变成小孩,这些人都只会帮着掩盖,而不是看笑话。

更别提他们还反手秀了自己的新能力。

“哟,你们怎么躺下去了,这是在学小孩呢”有人为了掩盖自己,故意开口先嘲讽他人。

“你这个刚刚装睡,还偷偷说了一句,我睡觉了的人,就别笑话别人了,当个好人吧。”

有人恰好离得近,听到了,开口替人回怼。

被抓个现行的人满脸通红,原本没人笑话的,但是有这么个显眼包,出了这件事,大家都笑了起来,学堂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只有那先开口说别人的那位在嘀嘀咕咕些诸如“我可比他聪明多了”“睡觉怎么不算新学的,我可是第一次在课上睡觉”“怎么就单单笑我,他不好笑吗”之类的话,逗的众人再度笑开。

像是这样用自己的社死试探规则的,也不是没有帮助,多少给别人排除了错误答案,更快地试探出了天书需要的是什么。

“分享知识。”

郭嘉转头对这在和荀彧了解荀家特制的香囊的曹操说道,“主公啊,要不我们和那些卖酒的行家学学酿酒吧”

郭嘉早就想这么干了,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自古上司没有不多疑的,而三国又实在是势力太多了,随便找个在哪一行崭露头角的,背后指不定站着谁呢,郭嘉明哲保身,是不沾这些的。

“哦原来是加了中草药什么”曹操正听得入迷呢,也没听清楚郭嘉的话,只抓到个“酒”字,想也不想回道。

“其他都不要紧,你不能喝酒,太医令不许。”

曹操给自己升官是没得升了,称帝一事,和郭嘉商量再三,决定缓缓。

不是荀彧的问题,荀彧由郭嘉负责,曹操不担心,而是很多事情才开始做,皇帝改朝换代的话,怕民心不安,现在先当丞相,刷刷曹丞相的威望值也是不错的。

而太医令,是曹操帮华佗、张仲景二人拿下的,张仲景稍稍比华佗小一些,所以曹操让张仲景当了太医令。

当然,背后的原因是。

华佗还是说了给曹操治疗偏头痛,最快的办法是做个开颅手术,在张仲景的劝说下,二人各退一步,达成了和解,变成药膳慢慢调养。

但这个仇,曹操记下了,在官职上,华佗只当了张仲景的副手。

不过,曹操报的仇,显然并没有被华佗放在心上,人家根本不在意。

白报了,甚至因为张仲景当过官,情商略高,觉得有愧,还请华佗多吃了几顿,送了不少珍藏的草药。

华佗这段时间过得美滋滋。

快乐让正副太医令都对待公务更加上心,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他们又积极地给曹操这些谋士做了复查。

大多数是很听话的,情况都在变好。

比如荀彧,上次是忧思过重,恐伤身体,被建议早起早睡,少想烦心事。

这次检查明显

身体素质变强了很多,忧思依旧过重。

两位都不用问,就知道这位荀令君,面对建议只听了一点点,那就是伤身体。

于是为了让身体不被轻易伤害,荀令君加强了锻炼。

像荀令君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谋士嘛,思虑过重都是正常的,像某人似乎不怎么动脑子的才是不正常现象。

说得便是郭嘉,郭奉孝。

很怪,曹操的谋士里面就郭嘉毫无思虑,像是没城府的样子,身体却亏空地厉害,喝酒、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

如果不是知道是谋士,两位医师都能代入成纨绔子弟。

脑子摆设,但是花天酒地,多像。

而这一次复查,别人或多或少被修改了意见。

荀令君获得的新建议就是,不要抱薪救火,当务之急还是早睡早起,换一下作息。

有夜生活,但是夜生活是书房熬夜处理文书的荀彧,默默在未来的规划里加上,每隔一段时间喝一次鸡汤,补补。

至于这个时间间隔多久,再找个医师问问看,就像是锻炼方法,也是找了个医师了解的,学的还是华佗的五禽戏。

叛逆的荀彧的想法并没有被两位医师知道,不过更加叛逆的郭嘉却是早早上来两位的重点关注名单。

因为他在再度获得“禁酒通知”的时候,当场就傻眼了。

已经足足三天没有和来看他喝没喝酒的小学徒说话了,往常郭嘉都会有事没事和人说几句的。

外向,加上习惯性从别人嘴里得到信息,然后自己分析真假,郭嘉是能很自然和任何人聊天的。

甚至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动脑子,鬼才二字,评价他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比如现在,荀彧都还没反应过来天书的目的,当然,也有被曹操耽误了的原因在内,郭嘉已经想好怎么从中牟利了。

“不是我,是我们的酿酒技术。”

吹玻璃这项工艺江思瑶完全没有向他们普及,导致一些必要的玻璃制的辅助器皿还是没能得到,但是用石头雕刻了类似的,却已经是熟能生巧的手艺了。

别说这种胸腔是中空的,就是让匠人们在里头雕花设计一番,都不算无能为力。

玻璃就比较难受了,现在的玻璃工艺并不熟练,能完整地根据天书给的仿古版步骤,做出绿色的玻璃窗,已经是很值得夸奖的事情了,把绿色变成透明无色,又是一个小进步。

官府比民间会快上许多,倒不是说政策偏向,而是人,就拿医生这件事来说。

因为天书,三国时期的医生大多在往曹操这里集中,别的地方也留有,但总归是少了。

官府的医师资源直接就比民间的高上了一大截,其他方面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不过民间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士农工商,和士相关的资源都会往官府这方面倾斜,和农、和商相关的自然是民间更加厉害些。

曹操可是咨询了不少当地的种地老农的,才能有更快的进展。

也多亏了世家大族在书方面是有书就存,钟鼎之家、书香之族也偏向官府居多。

当然,这些人部分里面,即使天书助推,到底是放不下架子参与泥腿子的事情,不如在曹操这样的掌握话语权的人面前卖个好,万一曹家得势了呢

在天书显示了魏文帝曹丕的时候,有这样想法的就更多了。

也不怪郭嘉在天书在助力分享知识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薅富商们羊毛。

实在是这段期间,有太多来献殷勤,试图谋个好处的了。

曹操本人是在等这段风气过去的,十分之低调,毕竟是下定决心再韬光养晦一段时间的人,能忍。

忍不了这段时间,也看不清这个局势,为了“魏文帝”来投奔的谋士,都被曹操扔给郭嘉处理了。

郭嘉是军师祭酒,本就是负责给曹操出谋划策的,而他的主意又多又灵活,处理这件事再好不过了。

于是,被曹操放权处理投奔之人的郭嘉,就给人扔到了所有或是成年已经在做实事的、或是未成年但是极为受宠的公子那里。

从那些投机者最想跟的曹丕到最受曹操宠爱,不一定无权争位的曹冲,都被安排了人。

郭嘉主打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打心底里想着让这群人混战呢。

而酒,则是这些时候来投奔的最少的商户,盐自大汉时期开始官营,天书公开授课,曹操无奈开放了,但也没完全开放,盐、糖、酒的定价还是由官府定价。

是一众谋士、武将在协商之后,投放试点检验过的结果,倒也没人闹事。

但是酒吧,大家一同学习,做出来的酒有各家自己的私藏手艺,风味是大有不同。

即使不如天书上展示的美观,但是有不少是实实在在让郭嘉这个酒鬼魂牵梦萦的好酒,闻着就很不错,试喝更是。

郭嘉这人,脑子活泛,搞出了试吃这一决定,当然,以防有人趁机谋害曹操或者是重要的人,是由死刑犯出来吃喝,死刑,但是死期还没到,郭嘉怕人之将死有这种好事直接给人加了信心,当场暴走。

这一规定,好在确实能判断出好或者不好,坏在一次性拉几个死刑犯出来,确实加大了危险性,也加大了他们平反的可能性。

荀彧为了保险起见,会挑选里面罪名不重的人,细查能否有平反的可能性,当然,也是能够有帮助的人。

谋士,有脑子,有三观,但还真不一定会对每个落难的无辜人都伸出援手。

比如行事作风一整个放浪形骸的郭嘉便是这样的人,他连自己都不救,更何况他人

郭嘉献计分析战前局势,攻打刘备、袁绍不会相救,袁家会因为郭图这样的谋士陷入内斗,孙策会因为得罪豪强而被刺杀等等,都一一应验。

不是预言,只是他在蛛丝马迹中推断出了更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然而这世界还真就如他所料,一一发生了。

郭嘉有这样的能力,荀彧也有,荀彧更君子端方些,在人心上却不如郭嘉把握的准。

荀文若不会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郭嘉会,荀彧不会做不敬天地鬼神之事,而郭嘉做的出。

不过相同的是,两人并不会轻易干涉别人的事情,哪怕别人是奔赴的死亡,除非这件事是基于别的考量。荀彧为了更好地控制商户,于是配合郭嘉找了死刑犯们当质量衡量的人,并给了其中部分的人活的希望,从而稳定他们。

当然,再理智的人也有需要违背理智达成的事情。

比如汉室大厦将倾,荀彧坚持匡扶汉室。诸葛亮明知刘备最多三分天下,依旧鞠躬尽瘁辅佐。郭嘉也明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依旧随军直到死在路上。

谋士有谋士的算计,谋士也有谋士的坚持。

只不顾,再提“酒”一事,还是郭嘉本人提,曹操实在有些绷不住了。

曹孟德语重心长地劝自己的祭酒,“奉孝啊,太医令年纪也很大了,经不起你的摧残了,少喝点酒对身体也好,军中现在都很少有酗酒之事了。”

“那是因为他们觉得酒水可以消毒,于是准备留着救命呢”

郭嘉看的通透多了,但是还是为自己辩解,“上次我装扮成死刑犯喝酒也只喝了一口,这次我保证,是纯商业行为,我不喝”,,


  (https://www.xxqianqian.com/2997/2997067/1111107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