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物理(四)


有的人不当人起来,连跟着自己多年的老将都坑。

刘彻在天书画那个受力分析的时候,就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测试,针对武将的测试,当然,也附带检测一下文官们的学习进度。

画受力分析的都是武将,文官们负责批改,批改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学这个,所以是互相分析着来。

规矩定了之后文官们原本还担心会破坏文武官员之间的感情,毕竟啊,任谁被别人批改东西,自己认真做了之后对方一下就说是错的,脸上都挂不下去。

特别是文人,对这些可不要太敏感了,时常有人互骂对方研究的屁都不是。

然后等武将们开始做题的时候,文官才意识到自己想多了。

他们别说是交上来个错误答案了,连答案都交不上来。

刘彻还真就喜欢看他们这副抓耳挠腮,试图努力,但是又脑袋空空的样子,在大殿上转来转去。

“啧啧,怎么不动笔啊,是没墨了吗”

这风凉话说的,要不是他是皇帝,在场高低得有几个暴脾气站起来对他一阵打拳,多少得打到他学会怎么说话为止。

可惜他是皇帝,而且在场已经有人动手了。

不是对着刘彻,也不是武将们,而是那些个文官们。

武德充沛的体现就在于,这些人哪怕久居庙堂,也依旧没松懈,打起架来不说是菜鸡互啄,怎么也能算是决战紫禁之巅。

毕竟皇帝真就搁旁边在看,刘彻还是顶配级别,怎么不算紫禁之巅呢

“你是不是没学会啊”

“谁不会你才是错的好吗你都没标箭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怎么只画了一边的,另一边呢”

诸如此类的声音在殿内此起彼伏的响着,大家都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学习成果,并且誓死捍卫自己的答案。

一时之间,吵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

知识学进去了的文官们负责吵架,偶尔肢体协助自己,知识压根不进脑子的武将们不明就里,互相看看,不懂这道题目有什么吵架的必要性。

不会,那就不会。

错了,那就错了。

又不是会死人的事情,怎么吵成这样。

卫青也不太懂怎么写,不过卫青复盘了一下,还是有在做题的,不确定是不是对的,但是好歹不是空白卷。

“卫侯,我们对对答案”呗。

有眼尖的看到卫青停笔,竹简上也不是空的,凑上来想给自己找个盟友。

他倒不是自信自己和卫青写的内容一样,但是他自信,武官比文官好骗,现在场上局势变幻莫测,大家放弃了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话语权比较,而是回归了最原始的,少数服从多数论。

先忽悠了卫青,就能给自己多个盟友,那自己的答案,就会是被武将们认可的正确答案

毕竟以卫青现在的号召力,就算是真的指鹿为马,那些憨憨武将也是会认同的

这还是高看了一些武将,虽然能当官的大家都有些心眼子在身上,但是还没有这么高情商,至少指鹿为马忽悠不到他们。

答案还真能忽悠他们站到同一战线。

不过这位文官的好主意还没开始实施,就中道崩殂了,原因是刘彻制止了这场闹剧。

“好了,别吵别吵,我们可以问问天书的,吵架能吵出来什么结果又不会死人。”

刘彻一边说不会死人,一边还是把自己的羽林军给再召唤了些进来,以防万一能够及时控场。

他这个行为是极其明智的,因为后世还真有在朝堂上斗殴致死的。

虽然发生在明代,当时有我们知名的明代大臣于谦,不是说相声的那个,而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那位。

于谦的三个同僚,也不是什么好人啊那仨,主角是宦官王振。

对明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能知道他,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要是胜利了都还好说,关键就在于打瓦剌还失败了,明英宗直接被俘,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王顺运气不错,死在了战场上,他的同党就还在紫禁城,三人被怒极的大臣们活活打死在了朝堂上。

很快,羽林军把殿内最外围那一圈都给围上了,据不完全推测,大概一旦有危机生命的斗殴出现,能迅速在每个人身边出现个大汉,当场给按在原地。

文官们见此情景,也不在悄悄泄私愤,故意和平常就合不来的人吵架,迅速整理衣冠,又恢复成了端方君子,风度翩翩的模样。

里面也有人刚刚不小心被人薅了发冠,头发都散了的,不会自己束发,好心的同僚替他束发,看起来一副和乐融融的样子。

就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和谐,也有些不和谐的分子。

“哎我的笏板呢谁看到了我的笏板”有人突然发出了这样的惨叫。

笏板,大臣们上朝会带的东西,简单来说,是古代版的便利贴,不过这个便利贴除了记录皇帝的话之外,也有别的作用。

有身份的作用,笏板有不同的材质,从木板到象牙板,身份越高的用得越好,毕竟九品小官用象牙板,多少给皇帝一种“你是不是贪污”的感觉。

也有不足为外人道的作用,防身。

这位笏板离奇丢失的大臣,就用它来防身了,所以现在头发没乱,衣服也整齐,只不过“功臣板板”丢了。

“桑弘羊,你就在笏板上记录朕今天喝的茶是哪里的价值多少是吧”

刘彻都看笑了,不愧是丞相,这关注点就是不一样啊。

“怎么,是怕朕花费太大,你养不起啊”

桑弘羊又喜又怕,喜的是笏板没丢,不然自己高低会因为记了些不着四六的东西被弹劾,怕的是笏板到了最不该看到它的人手上。

桑弘羊当机立断跪下认错,“臣有罪,臣一时糊涂”

桑弘羊也是开心的,要是因为这件事被罚,虽然面子上有点过不去,不过比别的问题要轻很多,最主要的是能活着从相位上退下来。

没想到刘彻并没有小题大做,而是把笏板往他怀里一扔,就又走回了自己的御座之上。

“好了,起来吧,也不是什么大事,朕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桑弘羊脸皮很厚,起来之后把自己的“救命恩板”收到袋子里,换了一块白板上来,让“左邻右舍”根本不能凭借他们优秀的视力看到他的笑话。

武将们看了一圈文官笑话,然后归来手中依旧是空白一片。

刘彻想了想,“这个问题我等会问天书吧,看看答案是什么,希望天书能讲的简单些。”

学生物、化学的时候,刘彻并没有号召所有人一起学,其中也有细胞壁也好、元素也罢,都有学习的门槛,但是这个力的门槛就稍微低一些。

只不过,门槛虽低,也不是能轻易学会的,就比如说,刘彻在问完之后,天书迅速找了个同类题。

江思瑶也没想到,这年头的互动,居然会从她自己不会做题,询问弹幕网友,转变到弹幕不会做题,询问她。

弹幕这位顶着汉武帝刘彻的网友,还给设置了前因后果。

刚好在开朝会,于是给文武百官出来这道题,想问问答案。

哈现在的语c玩家都这么有身份的嘛

江思瑶直接在大脑里转换情景。

开朝会=开会

文武百官=手底下的员工

看来这汉武帝高低是个领导级别,就是挺会折腾人。

江思瑶转念又想,力学分析应该不算折腾人,和经常隔一段时间被疯传一下的小学奥数题在成年人眼里应该难度差别不大。

不过江思瑶是很配合的,她一直标榜自己是宠粉人设,更何况,题库里直接有相关的题目,根本不需要她多想一点。

其实这个我也是讲了一点点,和小车、小船几乎是同样的问题,哈,虽然话是这么说啊,但是一点都不耽误我该错还是错。嗯,这些在老师眼里应该是不该错的东西,还是我太菜了。

好了,话不多说,我做出来的答案大家伙也不会信,直接给大家看正确答案。

这个正确答案呢,一般来说都是对的。

我这里的题库来源都是很正经的,高考模拟和高考的,就是各个地方的考题有所不同啦。

嗯,解释下来就是,往期科举真题

天书接下来讲的内容,大概只有刘彻的人在仔细听,或许,就连原本提问的刘彻都没有认真去思考题目了。

“科举”没有科举的人震惊于科举。

科举,这一让华夏人开始代代为“分”奋斗拼搏的政策,它最早在历史舞台上亮相是隋朝,是隋文帝杨坚创立。

可能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大秦,汉代有大秦,唐代有隋朝。

都是二代而亡,都给后世留了点东西。

大秦的郡县制到现在依旧有用,而隋朝的科举制,华丽转身成为高考现在也让无数人头疼。

江思瑶之前也有讲过科举,但是大家都没有关注到,这次能被注意,还是江思瑶翻了她的真题库,以及强调了各个地方不同的。

很好用的设计,给不同的地方出不同的问题,让所有人都有机会为国效力。

“原来竟是分区选拔”

刘彻之前也有想过“科举”的事情,但是六国战乱不休,秦汉也才经历了不过百余年,甚至有些地方还以为是周王统治的天下。

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不是隐士村,只是自给自足下,住在山窝窝里的村落。

有些地方虽然知道时局的变化,但是仅限于知道这皇帝换人做了,也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给国家效力的意思。

权贵们不管王朝变迁,只管家族壮大,百姓们更是活着就很艰难了,在里面找能人,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而考核,出考题的话,怕会的人少,一次大型考试,天南海北地选拔出来不到一百人,那也没什么意义。

调低分数要求的话,考核又没了意义。

而且一份卷子选拔出来的人,要去不同的岗位任职,这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之前他们也有想过解决方案,但是完全没想到直接从根源处解决问题,用不同的卷子选拔不同的人,这显然再好不过了

当然,他们也没有错过天书对受力分析的讲解,刘彻出这种题目,自然是有原因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了解了弓弦是通过什么飞的更快的,才能顺势而为。

首先呢,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肯定是受到重力的,这个大家都懂的对吧

弓箭射出之后,是肯定有一股向下的力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箭会斜向下的原因。

然后,箭矢能射出去,是靠我们给它附加的外力,把弓拉弯,产生的弹性势能,箭矢拥有了弹力。

向下的重力,推动向前的弹力,还有吗

“摩擦力,肯定有摩擦力”

“别忘了还有和重力反方向的,我赌一个反作用力”,,


  (https://www.xxqianqian.com/2997/2997067/1111104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