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物理(十三)


秦朝已经有了自己的火药了,嬴政搞定了这个,心头像是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他的大臣们心里悬着的剑也放下了,努力向方士们做宣传,果然是没错的,现在有不少方士都会做火药,而且还不是徐福最先,就很不错。

可惜的就是,徐福这厮也学会了制作火药,要不是陛下求贤若渴,很需要制作火药的人才,而战场上有这个,确实能少死很多自己人,多死一点敌方的人。

为了大秦,为了陛下,再忍忍。

忍辱负重的大秦人,就被他们的陛下布置了第二项任务,那就是完善专属于大秦的科举考试。

第一步其实是卡在了试卷上,诸子百家还未彻底衰败,就像是现在依旧有人在说着楚国的方言一样,依旧在学着除了法家意外的东西的人还有不少。

而这个时候,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学术给塞进去。

在天书说完以后儒学当道、墨家都查无此人的时候,大家才真正有了危机感觉。

哪怕是李斯,都想着要不要和人合谋编写一部类似于吕氏春秋的书,把他理解的法家给传承下去。

知道会断传承,还不努力的人是庸才。

而自己想办法写书,总归是只能吸引到少部分的人来学习,现在陛下要是开这个科举,或者是高考

那么学习的人一定会特别多

嗯,可以一起保留。

李斯十分贪心地想,如果高考的制度留着,科举的制度也留着,高考选拔人才,科举选拔官员,那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最主要的事情,可以在高考的内容力加上这个诸子百家的知识,依托陛下这棵大叔,传承想结束都困难。

不是说嬴政会短命,大秦会二世而亡吗

怎么李斯还对大秦的学校这么有信心

那自然是,他相信他家陛下,人定胜天

不知道的历史不能改变,知道的历史还不能改变吗李斯不信。

或许别人做不到,但是他的陛下绝对能做到。

毕竟开局是质子这种烂牌,都能被陛下盘活,成为七国的皇帝,而多活几天又算的了什么,打不了是不搞丹药那一套了。

至于给各个地方编一套卷子,李斯迟疑了片刻,“不同的地方是,原来是楚赵这些地方,还是安装郡县来”

李斯问这个,自然是,如果按照前者,卷子好出,但是题目来源是已经被灭了的国家,这多多少少有些不太好解释。

不好解释,究竟是多爱故国,所以才费尽心思想要这身后名保留下来。

李斯没那么爱,他只爱自己,因为后者,实在是比较难编的

他这个野心勃勃的丞相倒还好,至少所有的郡县,他都有个基础的了解。

前段时间把相关的都看了一遍,有县志的看县志,没县志的就看有没有当地大贤的事迹之类的,主打一个先了解风土人情。

然后就从各项数值上了解了不同县的实力差距,比如征收上来的税,有比如徭役的人数,再比如叛乱的次数等等。

托六国余孽的福,大秦建国以来几乎是是处处在叛乱,人多人少取决于这些六国余孽能够忽悠多少人。

这让平叛记录写得很是充足,拿到的时候有厚厚的好几卷。

不对,一想到这里,李斯突然有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想问。

“陛下,天书的高考似乎是那张薄薄的纸,就那个样子的,比我们现在的要方便很多啊。”

李斯一说出这件事,现场都安静了几秒钟。

是哎,如果是竹简的话,那究竟要多少竹子,才够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出考题呢一遍遍誊写之后,真的不会泄露出去吗泄露出去之后,这场考试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秦这边为纸焦虑,和他们焦虑同一件事情的,还有刘彻他们,有时候也挺难的。

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不假,但是和天书用的纸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在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西汉就有了,或是太薄,书写和保存都需要特别小心的纸张,或是太粗糙,写字的时候甚至是会晕墨的,简而言之,都不是很可以当承载科举题目的考卷的。

他们为了纸发愁,有些朝代有纸张,在为了卷子上的这些题目发愁,实现准备好这么些卷子的话,就要有这么多人抄录试题,但是这样一来,泄露的风险就大了很多,如果不抄录的话,这么多卷子,总不能让考生自己抄录,就太奇怪了。

为这个担心的是唐,和汉一样,汉有发明造纸术的人,困在了纸张问题上,而唐中后期其实有了印刷术,但是前期没有,于是李世民困在了题目上。

“要不问问天书,她是怎么办的”有的人遇见问题,想着自己想想主意,直接把它解决喽,有点人遇见问题,则是当场把问题扔给别人。

比如说程咬金,他问完这个问题之后,又在私底下问了相关的问题。

他戳戳就站在自己旁边的秦叔宝,想从别人嘴里得到个答案。

不过他询问的人显然是不太对劲的,秦叔宝自己都一脸懵逼,只得悄悄回答。

“俺也不知道,不过你说得对,可以直接跟天书要嘛,只要咱陛下放得下这个面子,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两个武将说的“悄悄话”像是刻意表演他的话剧,如果评分有十分,那么会有负数的情况。

因为李世民有点下不来台了。

就算他虚心纳谏,也得先走流程嘛。

算了,和俩“大傻子”也不能怎么计较,李世民已经习惯了,自己忍耐都忍到现在了,再破防就是前功尽弃,于是乎,还真的再次人了下来。

江思瑶在天书上很快有看到了关于“纸张方便说一下吗文字是怎么写的那么整齐的,有什么悟性吗”

江思瑶眼前一亮,她早就想专注做一下四大发明题材,这不是瞌睡来了就有人贴心地递上整头吗

索性直接就讲了起来。

嗯,关于我做的试题问题。

纸张好看吗光滑细腻不晕染。

字体好看吗所有试卷统一的字体,这个字体是宋体字,应该有人能看出来的。

造纸术、印刷术和之前讲过的火药、指南针都归属于四大发明里面。

虽然这俩和另外两个比起来,都直接不是一个赛道的东西。

后面俩更像是给武官配制的,指南针,有效的避免了“李广难封”的问题,而火药,则是从根源解决了战斗,射程范围就是真理。

李广已经佛了,谁家好人在天书的嘴里被频繁提起,但是都因为是路痴啊。

刘彻这个笋到家的君主,也不是什么会给下属留面子的人,当机立断开始新的征程,指的是又在朝中找了个新的和李广关系还算不错的大臣,对视一样,两人一起开始笑。

也就是武将,心大一点还能接受被这么笑,是个心思细腻的文官,估计已经在挑大殿上哪一根柱子看起来比较好撞了。

没撞死也得吓唬吓唬刘彻,给他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不过李广的心很大,大到还能坦然地跟着刘彻一起笑。

江思瑶这次学乖了,先从时间开始讲起了。

四大发明最早出现的是指南针,是战国时期的司南。而在咱能排进千古一帝的刘彻,栾大也有研究出来那个正负磁极来给刘彻“变魔术”。

俗话说得好啊,笑人者人恒笑之,这风水轮流转,这不就轮到刘彻被笑了吗

可惜,刘彻不给他们这个嘲笑他的机会,听到天书的话,当场脸都黑了,别说是嘲笑了朝臣们就连说个话都不敢,生怕因为说错了话,当场因为还在呼吸,被拖出去午门抄斩。

虽然刘彻也不是这么弑杀的性子,但是万一呢

他们害怕,江思瑶不怕,所以江思瑶的小嘴还在叭叭叭,厉害地很。

其次出现的就是造纸术了,实际上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纸张了,不过当时的纸张并不能像我现在一样进行流畅的写字,所以,能流畅写字的纸也成了四大发明之一。

这项发明可太重要了,它是东汉时期,才被蔡伦改进的,之后人们便有了更容易书写字的纸张。

而纸张的出现,也让文字更容易被留存下来。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因为纸变的便宜之后,寒门学子们获取它的手段就变得容易,原本一份孤零零的材料很容易就丢失,但是如果有很多份呢那么丢了一份还有一份。

这就是夏商时期的文字,明明刻在了石板、龟甲之上,但是依旧没能给后世留存多少。

留倒是也留了,想通过那么点东西来看到一整个王朝的兴盛和衰败,属实有点难度。

听了江思瑶这个话,夏商的不少贵族阶级,当场开始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开始把原来留在龟甲上的内容复刻一份。

另一方面。

“来人啊,快来人,一起研究这个,这个造纸术,听到没”,,


  (https://www.xxqianqian.com/2997/2997067/1111103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